唐寧是騎馬帶著一隊人馬連夜離開的。
而太子看到唐寧的奏折後,直接拿到了皇帝和皇帝的寢宮。
“父皇、母後,兒臣覺著這個奏折,您二位還是看一看。”太子穩重,他早就知道父皇與母後為何一直沒有給自己二弟賜婚。
一是因為二弟自己不願意,二是因為父皇、母後不想給自己的太子妃壓力才沒有賜婚。
二弟該是喜歡唐寧的,他認為。
皇帝拿著折了一看,呼出一口氣,臉色有些著急:“胡鬨,她一女子去西北做甚?”那裡風沙滿天,一年到頭要來多次沙塵暴?
雖然自己沒有去過,可是看過很多那裡的書本以及折子。
那裡的百姓很苦。
苦到喝水都難,苦到吃菜也難,吃飽更難。
年年都餓死凍死很多很多人。
她還去西北做甚?
答案呼之欲出。
儘管他有想讓唐寧去西北的想法,可是唐寧再愛種田,那也是西北,環境比北部還要惡劣。
可她真的是為了種田而去的嗎?
今年十四歲了吧?
怕是為了敏之去的吧?皇帝轉頭看向皇後,二人眼中都閃爍著愧疚的光。
他們二人為了太子的地位穩固,終究還是一直都表示沉默。
而敏之是他們的兒子,他們的兒子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太了解了,他要麼就要自己喜歡的,要不喜歡的,殺了砍了扔了都不要,或者根本就不會要不喜歡的。
人也好,物也罷,曆來如此。
所以,敏之從來沒有講過自己對哪家的姑娘中意。
唐家也從來沒有求過彆的,隻唐家那丫頭有開玩笑地說過想要多些黃白之物,可即便是說要多一些,他也從來沒有多給過。
這兩年的糧稅,唐寧從來沒有少交過一分。
她本可以不交的。
按時交稅,給世家們都做了表率,可是表率做了又如何呢?
隻有唐家人還交著稅,彆的什麼丞相女兒的那個郡主也有自己的莊子怎麼沒交過一兩糧食的稅呢?
愧疚,皇帝是真的愧疚了。
“罷了罷了,就讓她去吧,太子,你去寫份命書,就任命她為司農官監督西北糧田種植以及讓知府,刺史府配合,如有不違令者,可用寶劍,先斬後奏,”這是朕為她能做得到的了。
這是為唐寧單獨創造了一個官位出來。
司農官。
不過她當得起。
“是,兒臣這就去辦,”太子領了命,心下也很是為周敏之擔心。
隻是唐寧作為一個女兒家,去西北又有何用呢?
但是,他希望唐寧真的可以找到周敏之。
畢竟,唐寧的運氣一向很好。
儘管快馬加鞭,唐寧幾人也用了接近兩個月才到西北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