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愛子必為之計深遠_富貴清流,雅俗人間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富貴清流,雅俗人間 > 第三十八章 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第三十八章 愛子必為之計深遠(1 / 1)

富貴清流,雅俗人間!

從春遊那次泛舟相遇時,柴靖宇就對李府幾個小孩上了心,當時雖然不知道對方身份,但是四個孩子用了兩船的仆從伺候,回去時也是數輛大車,個個樣貌不凡,穿著華貴,尤其是雅俗,皮膚都白的發亮,在倆個那麼貌美清秀的姐妹間,還美的惹人不忍移目,這才多大的小妹妹呀!

柴靖宇注意到馬車上的李府標識,回去便告訴了父母,請求父母幫忙探查。當時廣平侯夫婦一聽,心裡就猜到個七八,隨即派府裡人前去探查了一下,確認了當日幾個孩子的身份。

對廣平侯夫婦而言,這三個女孩當中的兩位嫡女,都是兒媳婦的上佳人選,成國公府前朝地方,甚至包括軍中,都根基強大,何況姻親顯貴,國公嫡女雅俗若是作為世子媳婦,廣平侯府甚至都有些高攀了。浩然二爺深受皇帝看重,在朝中得勢,其長子瞧著也是有前程的,前頭兩位嫡女都嫁給了侯府的世子世孫,姻親顯貴,勢力廣澤,國公爺兄弟二人情誼又極其深厚,所以若是能娶到雅令,那對廣平侯府也是大有助力,何況照情勢來看,娶到雅令的可能性應該更大一些。

廣平侯夫婦按照兒子的意思推測,他一眼看著就喜愛的那個應該是國公爺的女兒雅俗,所以一開始,廣平侯夫婦就是做兩手準備的,畢竟是唯一的兒子,若是能如他所願就最好,但是廣平侯夫婦這塊,主要是把心思放在二爺的女兒雅令身上的,省的心眼太高,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據說雅令最得二爺寵愛,但原也聽說過二爺的小女兒體弱多病,所以有點猶疑,但是據跟著的管家來看,這個小孩隻是性子柔緩一些,踏青登山都能跟得上兄姐,登山又極耗費體力,何況年歲又小,想必隻是年幼時生過病,體弱多病這話應該是以訛傳訛,不可能有此事的,況且這孩子長得也是頗為清秀俊雅,端端是個美人胚子,若是得這個孩子作為兒媳,那也是大遂心意,不過兒子時年十一,年歲尚小,婚姻之事不急,可以等等看。

成國公兄弟倆府在春遊那一次孩子回來後,當時聽了下人的回稟,也都大概猜出來是誰,不過孩子太小,根本沒往上去想。此次秋遊回來聽到跟去的仆從的回稟,都覺得廣平侯府是有些故意的,雖然廣平侯府門第已經算很高了,但是這不代表成國公倆兄弟家的孩子可以被隨便挑,後一轉念,又覺得自作多情了,可能就是小孩子遇到了,一塊兒玩玩,人家可能沒那個意思,但是候府管家那麼熱情就不應該,討好自家主子可以,但彆拉扯上李府的女兒,所以浩瀚和浩然後麵也就沒讓孩子們隨便出府了。

在雅俗九歲這年,對於成國公府而言,是極其難熬的一年,甚至這一年對整個大明王朝來說,都是心弦緊繃的一年,對朝局國政心明眼亮的浩瀚,一早就預料到後來將要發生的事,所以在一個清晨,浩瀚送給了女兒一塊珍貴的上古玉玦,送的時候也沒說什麼,就是很突然,到了很久的後來,雅俗才明白,這塊玉玦,父親原本是想要送給大哥的,但是不忍,也不敢,更不舍。

天子禦駕親征,抵禦瓦剌入侵,保衛邊疆和平,天子守國門,舉國上下,萬眾一心,作為開國輔運,以武定國的成國公府,數代長支兒郎,均未放棄兵法習武,如今國家有難,自當挺身而出。

君王大計一定,當時人在朝中的成國公世子長春,就立刻從戎報國,三日後成國公次子長青,從任上交付完畢,快馬加鞭回京,與大哥一道投軍,兄弟二人當時也各自都有了兒子,出征之時,已是準備留下孩子,都好放心報效國家。

大軍出征之前,皆是一身戎裝的長春和長青,在府中跪彆父母,當時三房諸人,包括李氏旁支的在京叔伯,已經出嫁的姐妹,全都趕來相送,胡虜驅儘日,將士還家時。

長子次子一離京,陳夫人帶著三位兒媳和女兒,前往李氏宗祠祭奠先祖,大肚子的朱氏,連個仆從都沒帶,寬敞恢弘的家祠裡,曆代李氏祖先的如林牌位前,婆媳妹妹五人,焚香祭酒,叩拜列祖列宗,陳夫人祈求列祖列宗保佑,許下三願“一願驅儘瓦剌,百姓安居樂業,二願戰事平順,將士平安歸來,三願天子無恙,無愧太祖太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敵當前,匹夫婦孺,都當萬眾一心,大將後人,更該責無旁貸,一寸山河一寸血,李氏兒孫,共赴國難,疆土收複,英雄歸還。”說完婆媳妹妹五人,俯身叩首,三拜祖先。

大戰前後曆經數月,三大房人禁一切宴飲樂音,成國公夫婦每日如同往常一樣理政管家,可原本野性高貴,霸氣威然的成國公,卻似生生老了數歲,夫妻二人忽然生出華發,可這隻是人前所能看到的,而看不到的,是夜夜無法入睡,那種無儘的牽掛和無邊的煎熬。

成國公夫妻倆深知,此次奔赴戰場的數十萬英雄兒郎,他們的父親母親,也如自己夫妻這般煎熬,但是在民族大義前,個人的生死榮辱,都該暫時放下了,男兒頂天立地,是為把希望留給未來的一代,或許這是萬千華夏父母,都把兒孫成家,傳宗接代當作人生最重要的使命的原因,給祖先留下後人,是想放心為國家奉獻青春,好男兒,忠孝兩全。

前方捷報頻頻傳來,王師大勝胡虜,四海歸心,關外數十遊牧民族皆跪拜臣服皇帝天威,此戰為國家贏得了數十年的邊疆和平穩定和國家繁榮富強。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作為父母,若未曾親眼見到孩子回來,都不可能真正放心,直到兩個兒子還好好的又出現在自己麵前時,陳夫人許久都回不過神來,隻是直直的盯著兒子們的臉龐,然後伸手摸摸兒子們的臉,確信自己不是在做夢,是真的看見了,而且這兩個人就是自己的兒子,然後眼淚就斷線一般的流下來,緊接著摸著孩子的身上和手,低頭看看,確信他們還健康,都還好好的,陳夫人把兩個兒子擁在懷裡時,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哭,四周觀者無不落淚。

從屍山血海裡歸來的長春和長青,渾身都散發著戰場的刀槍狼煙為他們鍛造的野性,多少次生死擦肩,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兩位為人父不久的青年,闖過刀槍劍陣,衝破箭雨敵群,等到勝利歸來的這一天,或許早已把生死看透,功名看淡,該是何等徹底的蛻變,餘生,好好的愛家人。

長春長青隨軍時便是小將,因英勇殺敵,護駕有功,而在戰場中被迅速提拔,二人得勝還朝後,雖無繼續在軍中耕耘之心,卻因此次戰功,深得幾代帝王信任,不但回朝之後,加封旨意就隨之到來,而且此後兄弟二人在朝中平步青雲,終其一生出將入相,位列名臣。

在之後的幾年裡,長春數蒙拔擢,接連升品,很快就做到正三品兵部左侍郎,比自己才華斐然,政績卓著的二叔快了七年。長青亦是寵命優渥,不到幾年時間,便升到了都轉運鹽使司的從三品都轉運使,地方權力要害,皇帝肱骨之臣。

浩然二爺險些遭到打臉,差一點被侄子追成平級,好在二爺道行高深,多年從政經驗不是虛的,快了侄子兩步,提前升至正二品尚書之職,保住了顏麵,當然這是後話。

這波譎雲詭的難忘一年,首先是年初春闈時,之前落第的長安,此次杏榜題名,後麵通過殿試,也得了進士功名,於是順利入仕。不久後大戰爆發,大房兩子投筆從戎,功成歸來,自此仕途扶搖直上,平步青霄。雅俗整整一年,日日都在苦讀習劍,彈琴更是情之至,弦難久,時常琴聲變徵高亢,繃斷琴弦,刺繡根本無法靜下心來繡,或許這一年對雅俗的磨礪也是銘心刻骨的,雅俗不但瞬間長大懂事,變得十分聽話,在雅俗此後的人生中,無論何時,也都一直把家人放在首位。

兩個孩子平安回來,還立下赫赫戰功,國公爺夫妻內心的激動和喜悅簡直無法言喻,陳夫人突然一念回春,幾乎年輕了十歲,國公爺如狼悍野更勝往昔,夫妻倆高興的連白發都徒然不見了。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在孩子年少時,不追求所謂的自由而寵溺,令孩子好好讀書習武,教之以愛國,培養成棟梁。孩子成年時,幫著為其指點前路,規劃前程,令孩子好好享受到平凡做人和奮鬥事業的快樂。在國家需要時,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支持與後盾,男兒出征保家園,為國為民,無愧大道此生。在孩子人生榮耀萬丈時,父母更要適時的監督孩子自省吾身、自律一生,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成年後的萬般作為,都離不開年幼時的嚴格要求和道德教化。長春和長青功成歸來,後來在麵對無數蠢蠢欲動和企圖逢迎的人時,都是謙遜依舊,初心不改,這都當歸功於年少時的成功教育。

國公爺夫妻最放心不下的三兒子三友,在其頭胎兒子恩誠一歲多的時候,長子長春戰場歸來,此時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次子長青的兒子恩澤,已經學文一段時日,正要準備著習武了,子孫出息,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歡,大約是歲月最美的恩賜,所以長春的次子取名叫恩賜。

這一年裡,雅俗包括她的小玩伴們都沒出過門,日日苦讀,才藝精進,良好的家風,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雅俗和柴靖宇的感情緊接著如何發展,且看下章分解。



最新小说: 我是林弋家生子她不認命 極寒天災,我洗劫了最大港口 病嬌宿主是個戀愛腦 卡拉迪亞之王 烽火邪仙 反派之我真的無敵了 港綜世界遊記 鬥羅大陸上的繡武娘 重生成了勞德諾怎麼辦 這些妖怪太難敕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