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縱橫,從武林外傳開始!
“師父,什麼是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有紛爭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為什麼一定要爭?”
“為名為利、為仁為義、為公為私、為情為仇、為恩為怨,為金銀珠寶、為傾城美色、為絕學秘籍、為權勢地位。
爭鬥的理由千千萬,隻要你需要,總是可以找到說服自己去爭去搶的理由,這個世界上唯一不會停止的就是——爭!”
“要爭的東西真的就那麼好麼?值得付出時間、心血、生命?”
“一件東西,?如果放在那裡沒人去爭,多半沒人會在乎,但如果有人去爭,哪怕隻是一塊石頭,一碗餿狗飯,也會變為羊脂美玉、龍肝鳳髓。”
“師父也會與人爭搶麼?”
“當然,為師從來都不是與世無爭的人,?該爭的東西一定要爭。”
“什麼是該爭的東西?”
“那就要問自己的心了。”
“心?”
“為師不要求你做一個仁義正直的大俠,?因為那實在是太苦、太累,我隻希望你的一生能夠做到問心無愧。
無愧於師長,無愧於妻兒,無愧於朋友,無愧於自己。”
“師父似乎忘了說無愧於天地?”
“天地有什麼好無愧的?應該是天地有愧於人才對!”
“天地愧於人?”
“現在和你說這些還太早,等你以後就明白了。”
風雲世界是一個迥異於絕大多數世界的獨特世界,不是因為武力值體係極高,而是因為本世界充滿了汙穢氣息。
貪婪、嫉妒、自私、殺戮,簡直是一個由負麵情緒彙聚而成的世界。
這就導致本世界缺乏了一個最基礎最樸素的規則——善惡有報!
本世界不管是為善還是為惡,不管為江湖做了多少好事,最終的結果一定是惡報。
以步驚雲為例。
步驚雲出生前遭生父遺棄,少年喪父喪母,中年喪妻喪女,晚年喪子,?師徒相殘,就連跟隨自己數十年的絕世好劍都被斬斷。
一個人一生中能夠經曆的苦痛,步驚雲基本都經曆過了。
其一生最快樂的時光,?一個是西湖之畔的貧苦阿鐵,?一個是小漁村的漁夫卓山。
步驚雲為了天下正道一次次浴血奮戰,不惜殺身成仁,可天地對“步驚雲”何等殘忍,何曾給予過“步驚雲”半分溫柔美好?
步驚雲如此,聶風、無名又何嘗不是如此?
甚至,步驚雲尚有五年阿鐵、十二年卓山,聶風無名不僅沒有這些安閒,而且一個盲目,一個斷臂,身體都是殘疾的。
在旁的世界,提到“無愧”的時候,可以說一句“無愧於天地”,唯獨在風雲世界萬萬不能。
因為此方天地不配!
如果連“善惡有報”這種最基本最樸素的規則都不存在,那麼此方世界又如何配得上“無愧於天地”的俠客?
對於呂雲澄的話,步驚雲暫時不理解,不過自家師父一向如此,步驚雲早已習慣。
“師父,咱們現在去哪兒?”
“淩雲窟!”
淩雲窟是風雲世界第一寶地。
裡麵藏有火麒麟、血菩提、傲寒六訣、龍脈、十強武道等寶物,每一個到達風雲世界的穿越者,都至少會去一次淩雲窟。
從呂雲澄到達此方世界,至今已經三年有餘。
這三年不是在修行渾天寶鑒,就是教導步驚雲,如今渾天寶鑒修行有成,步驚雲也有了不俗的根基,便帶步驚雲來淩雲窟看看。
許多人都覺得,風雲世界武道極為昌盛,江湖武者眾多,佛門道家均不顯赫,這是非常錯誤的。
道家在風雲世界確實不怎麼樣,佛門卻是一等一的顯赫勢力。
風雲合璧摩訶無量,最早便是由達摩祖師研究出來的。
而且在這個善惡均有惡報的世界,大俠過得異常苦逼,為惡的江湖人肆無忌憚,再加上一係列天災人禍,百姓生活日趨困苦,需要心靈安慰。
在撫慰人心方麵,佛法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佛門因此大大興盛。
隻不過佛門的影響力多在於普通百姓,沒有橫壓一世的高手,因此在江湖層麵顯得弱了一些。
佛門昌盛的世界,佛寺佛像是自然極多的。
無數佛像中,最為龐大的那個,便是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於樂山西麵,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等亦在此處彙全。
相傳開元初年,有一海通和尚,見此處江水湍急,時常有船隻在此觸礁遇難,希望建一佛像於此,鎮壓江水,保護來往船隻安全,遂即開始率眾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