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成為陪讀媽媽的日子!
意識到她必須放手之後,瑛霖心裡空蕩蕩的,刹那間渾身無力,仿佛放了氣的皮球,剩個外殼在人間晃悠著。她在狹小的住屋中踱來踱去,看著印滿了水漬的天花板和牆壁,租屋潮濕陰暗,每年梅雨季節的濕氣層層掛在牆體經久不散,又曆經秋冬的風乾,久而久之便留下了無數的痕跡。她覺得自己現在的心理,也正如這牆體一樣斑駁,傷痕累累。她現在的眼界,也被局限在這狹小的空間裡,看不到周圍的人和事。她內心空空,整個人仿佛置身於空曠的原野,身邊沒有全順和黃豆,隻有她一人。舉目四望,她看到的不過是荒涼,腳下沒有路,也沒有平坦。她仍然年輕力盛,可是不知道該往哪邊走。
她決定拿出一部分精力,投入社交。這次她社交的重心,不再是職場的人和事,而是身邊的圈子。第一個是班裡的家長群,她是家委,這層身份方便她溝通家長媽媽們,也方便隨時溝通獲取教育信息;另外一個是小豆興趣班的家長們,大多數是媽媽,這些媽媽活躍在家校和各種機構,信息暢通、無所不能、各顯神通,對珠城的各個名校門兒清。更重要的是機構裡的同學跟黃豆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所以媽媽們反而交流得更暢通一些。
班裡一共有五個家委,全是媽媽。除了瑛霖中途全職在家,另一個黃岐陽媽媽自家開公司的,其他的都是職場女性。
她開始加大跟其他媽媽的交流,活躍在家委小群裡。但沒多久,她發現,其實每次都是她說的話多,另外一個體製內工作的趙明誠媽媽會搭腔,其他的一般多是潛水,半天不吱一聲。其實忙也不是忙,體製內工作的趙明誠媽媽一發言,位高權重,其他媽媽多多少少就跟上來了。瑛霖明白過來,這家委群裡也存在著階層之分,而她頻頻發言,以她現在的狀況,恐怕人家隻會覺得是無聊+空閒。於是她也迅速低調下來,不再多說什麼。偶爾其他媽媽喊一句聚會,她會出席,見麵說笑一陣子;如果沒有彆的事,她也很少露麵了。加上黃豆現在已經到了四年級,她的關注點更加在黃豆身上,就更少參與班級的事情了。
機構的媽媽們倒是好一些,也許是不在一間學校,很多也不在同一個學區,所以彼此之間經常溝通一些市內各區的情況,了解教育政策的異同和進度,也會分享一些手上的教育資源。所以反而很好聊。而且機構的孩子年齡大一些,好幾個都是剛上初一的,還是省一級名校,家長媽媽們驕傲之餘,毫不吝嗇地傳授培養牛娃的經驗之談。瑛霖聽著,記在心裡,她覺得這些經驗,比起班裡的媽媽們所說的實用得多了。何況人家的娃已經考上了名校,案例擺在那裡,證明人家的經驗確實有可取之處的。
比如,瑛霖正發愁自己在教育界積累的人脈太少,將來小升初的時候就恐怕使不上勁。那天她正好規劃周末出行的事情,主持班的王梓強奶奶聽聞,趕緊走過來要和她母子倆一起出遊。瑛霖想著反正短期兩天,又是住酒店泡溫泉,也不會多麻煩,於是就答應結伴而行,接下來訂酒店、安排車輛出行都是瑛霖包辦。到了出發那一天,路上王梓強奶奶就聊開了,話題基本都是圍繞著王梓強如何考上全省有名的省一級名校,津津樂道。
王梓強奶奶說,a名校校長聯係她,要她把娃轉到a名校去;b校副校長也和她聯係著。聽來聽去,瑛霖不禁微笑著說“梓強奶奶,你說的都是名校校長,那你怎麼人脈這麼廣?”
王梓強奶奶說到興頭上,也不避諱,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嗨,咱們在主持團,每次活動結束後,你們幾個媽媽都忙著拍照什麼的,我就不去拍照,我就去主席台。主席台上坐的都是領導或者評委,他們看了孩子們的表演,都有印象的,這個時候肯定能要到他們的聯係方式呀!比如a校校長,就是那次作文比賽梓強得了一等獎,a校長是頒獎嘉賓,會後我就上前找他認識,要聯係方式。a校長也很痛快地給我了,然後讓我到梓強畢業時去找他。果然半年後,梓強六年級第二學期一開學,我就把梓強的簡曆遞過去了,他也收了。這不是挺好的事嘛!”
瑛霖心裡很震撼,原來人家真是沒有機會也硬是創造了機會出來的。果然薑是老的辣,瑛霖心中大呼佩服,表麵上仍強裝鎮定“那其他人也是這麼認識的?”
“有幾個是。你還記得前兩年梓強、黃豆、黃一虹他們仨一起參加書香節的朗誦嘛,書香節是政府主辦的活動,當時朗誦現場來了幾個教育界的領導,我就一直留意著。後來朗誦會結束後,你和黃一虹媽媽在那拍照啊、玩啊,我沒和你們一起,我自己去認識教育界的領導去了,他們說梓強不錯,所以也願意留下聯係方式,所以不就又認識多幾個教育界的人囉!”
“看來還是您見識多廣心細,這些機會我都沒有意識到是個機會!”瑛霖感歎道。
但隨後的閒聊中,老太太不經意說出她老伴兒原來是省教育廳的醫療組副組長,專門負責給領導把脈保健,瑛霖心中不由得暗笑,這才是真的人脈來源所在吧。
總之,為了給娃鋪平人生道路,家長們絞儘腦汁、各出奇招,總想著娃贏在起跑線上。而確實有些人成功了,娃是所謂牛娃;有些人還在努力培養牛娃的路上。幸福總是相似的,瑛霖所見過的牛娃們,無一不是又有天賦還很努力;父母的鋪路雖然很重要,但起的是錦上添花的因素。
社交了一輪下來,瑛霖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以前工作是不知道原來人家是這樣培養孩子的。現在一路看下來,牛娃的培養之路真的都很相似父母用心、孩子主動或被動地努力。而且牛娃們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多才多藝。一線重點城市的父母眼光格局,自然不僅限於學習,還包括全麵素質的培養。
這輪社交開始,瑛霖收獲頗多,她逐步修正自己原來隻認為學習才是正統事項的想法,開始有意識讓黃豆多參加機構裡的活動。
同時,她沒有放棄跟班裡媽媽們的溝通。她原本的工作崗位,決定了她能對上溝通、對下管理,中間撫平跟同事的關係,練就了很強的溝通和協調能力,不乏玲瓏的手段和靈活的處事方式。雖然一開始班裡家長們並不特彆熱情,但也禮貌有加。瑛霖用她的耐心和細心,慢慢也親密了幾個誌同道合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