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宮裡,準備給鄭經陪葬的嬪妃們已經被集中到了一塊,人數達三百人多人,哭聲一片,四周是陰陽怪氣的太監和手裡拿著大刀的侍衛。
這些女子都是鄭經生前最寵愛的妃子,但此刻她們卻要麵對死亡的命運。
她們哭天搶地,希望能得到一絲生機,但沒有人能夠拯救她們。
人殉製作為一種殘忍且不人道的製度,無疑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汙點。
它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盛行於殷商時期,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思想觀念的轉變,這種野蠻的習俗漸漸被摒棄。
到了春秋時期,人們對生命價值的認識有了顯著提高,人殉製度也隨之逐漸式微。
取而代之的是以陶俑、木俑等物品來代替真人陪葬,這一變革反映出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人性的覺醒。
在漢代,統治者更是通過立法明確禁止人殉行為,這顯示出當時社會對於人權的尊重和保護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但是,儘管如此,人殉現象仍未完全絕跡,隻是變得更為罕見而已。
然而,曆史總是充滿曲折與反複。時間來到明朝,人殉製度卻再次死灰複燃。
朱元璋這位開國皇帝竟然恢複了這一早已被拋棄的陋習,並將其視為祖宗之法,要求子孫後代效仿。
這一決定引起了廣泛爭議,許多人認為這是曆史的倒退,嚴重違背了社會的進步潮流。
但無論如何,朱元璋的決定使得人殉製度得以延續,給明朝的曆史留下了沉重的一筆。
這些被殉葬的嬪妃被稱作“朝天女”,她們的家屬往往會被給予厚重的禮物或加官進爵。
因此除了“朝天女”本人會因為死亡而悲傷,所有人包括她們的父母,都會為她們感到高興和榮耀,這是明朝曆史的悲哀。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還未亮透,一支長長的送葬隊伍就從王宮出發了。
隊伍打頭的是高舉著“肅靜”、“開道”牌子的城衛軍,他們步伐整齊,神情肅穆。
隨後是一隊身著麻衣的禦林軍,高舉著招魂幡。
緊接著是一支龐大的嗩呐樂隊,吹奏著悲涼的喪曲,聲音在清晨的空氣中回蕩,讓人不禁心生悲痛之情。
鄭經的靈棺由數十名強壯的太監小心翼翼地抬起,緊跟在嗩呐樂隊之後緩緩前行。
"孝子"鄭克爽身披孝服,手扶棺木,故作神情哀傷地走在靈柩旁。
在靈柩後麵,則緊跟著一群被捆綁成一串的嬪妃,她們被稱為"朝天女"。
鄭經生前的摯愛陳昭娘麵無表情地走在最前麵,她的眼神空洞無神,仿佛已經失去了靈魂。
這些"朝天女"們成為了陪葬品,她們將永遠陪伴鄭經在地下世界。
沿途的路人紛紛駐足觀看,對著這支送葬隊伍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有些人臉上露出同情的神色,而另一些人則顯得冷漠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