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用眼一搭,“月知青,這是伯母的一片心意,你要結婚了,母親送給女兒傳家寶也是正常的,你作為女兒,必須要。這是傳承,你必須接受。”
月半夏聽葉檀這麼一說,才緩緩從楊愛黨身後走出來,到了母親跟前,抓起那枚熱乎乎的銅錢,就閃身重新躲在了楊愛黨後頭。
葉檀是個明眼人。
因為他看出了那枚古幣,未來不敢說是價值連城,反正也算是一枚有價值的古董,未來能有上千萬還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葉檀果斷出手,替月半夏當家,要了這枚古幣。
尤其這種大個的中間有孔的代表一定的含義。
首先,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朝後鑄錢,便以此為型;其次,攜帶方便。
過去的人,把銅錢用繩子串起來,然後盤起來纏繞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安全。
這也正是“盤纏”一詞的來源。
“盤纏”是指如今說的旅費。
旅費為什麼又“盤”又“纏”呢?
盤繞、纏繞是近義詞,錢同盤繞、纏繞在今日當然毫無關係,不過,古代卻有某種必然聯係!
古錢是中間有孔的金屬硬幣,常用繩索將一千個錢幣成串再吊起來,穿錢的繩索叫做“貫”,所以,一千錢又叫一吊錢或一貫錢。
有出戲叫《十五貫》,即涉及十五串錢的一個案子。
古時不要說沒有手機微信支付寶,就算紙幣也是後來北宋才有的,於是,人們在出遠門辦事探親之時,隻能帶上笨重的成串銅錢。
把銅錢盤起來纏繞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安全,因此古人將這又“盤”又“纏”的旅費,就隨口叫做“盤纏”了。
還有,彆小看這古幣,裡麵,竟有做人的道理在其中——銅錢為外圓內方,預示做人也需要如此,不但做事圓滑,內心也要始終保持方正。再有,錢幣鑄造好後用方釺插入孔洞中,便於打磨外沿。
這就是古幣為什麼形態上中間有孔四周方圓。
不過,在秦朝之前,古幣也很有意思。
先秦時期的貨幣,如貝幣、布幣、刀幣等,造型獨特,工藝精湛。
貝幣小巧玲瓏,仿佛是大海的饋贈;布幣形如鏟狀,古樸而莊重;刀幣則宛如一把把鋒利的刀刃,彰顯著當時的軍事力量。
秦漢時期的半兩錢和五銖錢,是中國古代貨幣的重要代表。半兩錢形製規整,錢文古樸;五銖錢則延續了數百年,成為中國曆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之一。
唐宋時期,貨幣的種類更加豐富多樣。
唐代的開元通寶,錢文精美,書法藝術高超;宋代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開創了貨幣發展的新紀元。
明清時期,貨幣製度逐漸完善。明朝的洪武通寶、永樂通寶等,清朝的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等,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古幣,如花錢、壓勝錢等,它們並非用於流通,而是具有辟邪、祈福等特殊意義。
古幣的種類繁多,每一種都蘊含著豐富的曆史文化內涵,是研究古代經濟、政治、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
但是,月半夏母親手裡的這枚大個古幣,葉檀粗略看就能判斷出,這是一枚妥妥的唐朝古幣。
唐朝古幣,形製多樣,各具特色。
其中,開元通寶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它的正麵刻有“開元通寶”四字,字體端莊秀麗,筆畫流暢自然。背麵則光素無紋,簡潔大方。這種古幣的鑄造工藝精湛,幣身厚實,質感沉重,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