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世上還有爸爸好!
劉有德在春節前正式住進新家,為慶祝還擺一桌酒席請自家吃飯。
賀國軍看著新房,眼紅的問劉有德建這房花了多少錢,主要是沒有聽說他有在外麵借錢,他心裡忍不住也想建這個這樣好看的房子。
“大哥,我這房子可不便宜,你彆看我沒找你借錢,我可是找銀行貸款才能修得起來。”劉有德告訴賀國軍一共花了多少錢,但是也撒了個謊。他可不想讓人知道他有多少錢,反正他說貸款也沒人會去銀行求證。
賀國軍手一抖,酒杯裡的酒灑出去一大半,震驚道“你怎麼敢去找銀行借錢,萬一還不上怎麼辦?”
“大哥,銀行借錢不要利息,這麼好的政策,我為什麼不去借。”劉有德避開賀國軍說的萬一不理,他又沒有真借錢,當然他要真借也有自信能還上。
“不要利息?”賀大嫂好奇的打聽細節。
“你問那麼多乾嘛,難不成你想去借銀行的錢,我可告訴你,你少管這事。”賀國軍並不想和銀行打交道,哪怕不要利息他也不願意去借。
賀大嫂被男人訓也沒有什麼反應,這樣的話她天天都聽習慣了,早就不放心上。她心裡覺得有點可惜,不過自己家不能找銀行借錢,娘家要是有事要用錢也可以去找銀行借,省得每次都來找她救濟。
賀大嫂手裡沒有私房錢,娘家人找她來借錢,必須要經過賀國軍才能拿到錢,夫妻倆每次為借錢的事都鬨得不愉快,誰讓她娘家經常借錢,給她拖太多次後腿了。
劉有德很滿意賀國軍的態度,他也是知道村裡人沒有膽子找銀行借錢才會這樣說,相信今天過後,他找銀行借錢的事會很快傳開,以後不會有人再打他的主意。
二層的小樓房父女倆一人住一間都還有好幾間空屋,劉有德真心實意的問賀父和賀母要不要搬過來和他們一起住。
賀父聽到很是心動,他剛答應下來,賀母卻出聲反對。賀母也想住新樓房,但是她更想幫大兒子一把。她和賀父現在手腳還能動,平時在家還是能乾很多活。
賀大嫂也不想公婆搬過來和小叔子住,有公婆在家裡的倆個孩子她一點都不用操心,另外家裡的家務也幾乎不用插手。她可舍不得兩位老人離開,反正平時老人生病都是兩兄弟平攤費用。
劉有德被拒絕也不強求,家裡人少也有人少的好處。
賀母也知道她的小心思對劉有德不公平,聽說賀真真馬上要再去醫院做手術,她主動提出來願意幫劉有德看家。
劉有德拒絕賀母的好意,他一個是沒辦法在醫院和家之間兩頭跑,但是他有錢可以請人。他直接從村裡請了兩個中年婦女分成兩班倒在醫院守著。他給的錢多,請的人也很負責,真真在休養期間恢複的很好。
這次手術效果很好,醫生還是上次那個醫生,對方告訴劉有德以後賀真真隻要不跑跳根本看不出來問題,她走慢一點看上去就和正常人一樣。
父女倆知道這個好消息,正高興之際,周寒又找上門來。這次她是一個人上門,她哭著求賀真真原諒她,說她沒地方去,讓她開口求劉有德收留。
“真真,你爸爸最聽你的話,你就幫媽媽一下吧!難道你真的要看著媽媽流落街頭?”周寒哭的傷心難過,賀真真心裡也不舒服。
她的不舒服並不是同情和可憐,而是討厭周寒的利用。劉有德已經提前告訴她有關周寒的事,她這個親媽後麵嫁的男人得重病去了。倆人沒有生兒育女,那邊婆家立即把她趕走,她背著幾件衣服回周家,周家收留她幾天可以,想長期間想她卻是根本不可能。
周寒比誰都清楚這一點,回娘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找劉有德求複和。
劉有德也是無奈,這女人居然還有臉找上門。他一個大男人不好和她拉拉扯扯,但扯著嗓子請鄰居幫忙把賀母和賀大嫂過來幫忙。
賀母來得很快,她手裡還拿著家夥,進門就撲上前要打周寒。劉有德在邊上看的眼睛一閃,看清楚隻是一要腐朽的竹子後,也不擔心會真傷到周寒。
賀大嫂慢一步趕過來,婆媳倆一起發威把周寒趕走。
周寒不甘心的退讓,一邊走一邊還回頭後望,遇到村裡認識的人還要訴苦。
賀母趕完人又罵劉有德,怪他一直不肯再成家,這才讓周寒一次次找上門。賀大嫂站邊上給賀母幫腔,其實現在劉有德的條件好,她娘家那邊也有一個死了男人的堂妹,她也想撮合倆人。
劉有德卻不接話,他是過來養孩子的,又不是娶老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婆媳倆最後白費一番口舌,劉有德始終不同意再娶的事。
賀真真等賀母走後,像個小大人的說她不介意有個後媽,還說她已經長大,真有後媽也不敢欺負她。
劉有德也不知道賀真真哪裡聽到的這些話,他摸著她的頭說“這些是大人的事,你的任務是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大學。”
周寒的事並沒有給劉有德太多麻煩,他和賀真真都不歡迎周寒,在她每次上門時都態度不好的趕人。幾次之後,周寒也似乎明白沒有機會回頭,想通的她迅速找到一個條件還可以的男人嫁過去,除了男人年紀太大倒也沒有什麼不好。
劉有德知道後也鬆口氣,他是不怕周寒,可每次她上門都會影響到賀真真,每次都會難受一陣再恢複正常。
劉有德也不攔著母女倆見麵,賀真真不願意主動看周寒,而周寒再嫁之後也早就忘記她還有一個閨女。周家人也不再上門,隻是在鎮上遇到他會諷刺兩句,看到賀真真也是不客氣的態度。
劉有德又不是理虧的人,任周家人在外麵說什麼,他都當不知道,對他來說沒有什麼事比賺錢更重要。他現在光是伺候家裡的兔子就累得夠嗆,哪有時間和周家人爭論過去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