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世上還有爸爸好!
在外人眼裡,和離後再嫁的劉大菊都能嫁個秀才,雖然年紀比王書福大一點,可洪均住鎮上,洪家也比王家條件好,真要說起來劉大菊二嫁倒是越嫁越好了。
村裡人不敢當麵問王書福,但是他去鎮上可少不了有人向他打聽這事,要知道一個小小的秀才,除了村裡人不願意得罪他,鎮上的人可不會當回事。
這些年鎮上見的秀才可不少,隻要在鎮上住了十年以上的老人,至少者見過十個八個秀才,可這些秀才沒有一個人能中舉。窮酸的秀才不中舉一輩子也就那樣,說不定日子還不如普通人,大家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取笑。
王書福心裡很不舒服,他認定劉大菊之前放著那麼多提親的人不嫁,非要嫁個秀才是和他做對。他怕劉有德動手打人,不敢去劉家找麻煩,但是糾集幾個“知心”好友去找同是文人的洪均卻可以。
洪均的院子在鎮上繁華地段的一條巷子,是個鬨中取靜的好地方,這宅子也洪家祖上傳下來的祖宅,現在想買至少要兩百兩銀子。
王書福站在洪家門外,看這院子就氣不打一處來。他也想在鎮上有一套這樣的宅子,可是家裡沒有錢,兩百兩銀子把家裡的地全賣了都不值,他想要置辦宅子,必須得另外想辦法。
洪家的老仆人耳朵不太好,看敲門的幾個文人以為是找洪均的書生,哪怕覺得他們眼生,還是很客氣的讓他們進門。洪家並沒有大戶人家通報那一套,也是洪均體諒洪大一人太辛苦的原故,家裡仆人少也就不講究那一套,原本洪家也不過小門小戶。
洪均從書房出來,看到幾個陌生的書生正奇怪對方身份時,王書福站出來自報家門。
在身邊人的鼓舞下,王書福越說越大聲,最後一句更是用近乎指責的語氣批評洪均不該娶劉大菊。
洪均原本還沒想起來王書福,直到他最後一句話才明白他的身份。他請媒人去劉家提親之前也是打聽過劉大菊的過去,也知道她和離的真相。按他說,王書福這樣的人簡直是不配為人,有一點功名就要拋妻棄子,這樣的人學問再好也不會有將來。
據洪均所知,王書福的秀才功名得來也是僥幸,想要再進一步願意用功苦讀幾年倒也不是沒機會。按理說他該關起來用功讀書,但實際上卻飄飄然三天兩頭往鎮上跑,要知道他休妻可不是什麼好事,也就是沒有人認真,否則傳到學官大人耳裡,不說功名難保,至少想要再有進一步的發展是很難過。
曆來讀書人都重名聲,除非絕了科舉之心的名士才可以放蕩不羈。
洪均自問沒有想過做官,但他也學不來名士的風流舉措,因此對王書福這類人是打底看不起。他看著找上門的不速之客,不動聲色問王書福是用什麼身份說這些,他和劉大菊的婚事可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豈可容外人質疑。
“洪秀才,您誤會了,我是您上當受騙,那劉家可不是好人家,您何苦要和他們結親。我也是一片好心,擔心您步我的後塵。”王書福早就想好一套又一套的應付說辭。
洪均卻不樂意聽這些,婚事已經定下來,兩家連六禮都已經走完,王書福找上門讓他毀婚,完全是不懷好意。他真要毀婚,不止是劉大菊不得好,他自己的名聲肯定也會受影響。
“送客!”洪均想通之後馬上命令洪大送客,幾個不懷好意的人,他也沒必要客氣的講究端茶送客那一套,直接拂袖而去。
洪大耳朵不好使,對洪均的動作卻熟悉的很,在他張嘴的同時就伸出手趕人。
王書福沒想到洪均是這樣的人,一點都不像讀書人,他氣憤的想要辯理,卻發現連身邊的人都勸他算了。
“為什麼要算了?你們之前不是勸我來找洪秀才嗎?”王書福很委屈,覺得身邊幾個人不是真心把他當好朋友。
“王兄,我們之前是勸您好好談,可您剛才的語氣和態度都不對,您這樣未免太衝動吧?”
“對,王兄,我們是擔心洪秀才上當,既然您說明之後,他堅持要娶,再多說未免有些討人嫌。”
“王兄,還是算了吧!”
王書福的幾個朋友都是群慫人,不僅讀書不行,連膽子都很小。他們之前願意一起找洪均麻煩也是順著王書福的意思,但是眼見事主都不敢正麵剛,他們更不會強出頭。
王書福沒能成功破壞劉大菊的婚事,回到家裡還積著一肚子氣,連晚飯都沒吃。王家不知道他為什麼又在家發火,但家裡人一個個也看他不順眼。
整個家裡就他一個閒人,天天不乾正事,回家吃現在的還敢擺臉色給大家看,王父和王父再壓製都沒用,王大哥幾兄弟都不高興。
王家幾兄弟鬨不和可不會影響到劉大菊的婚事,雖然說二婚不好大辦,但因為洪均的看中,這婚事規模也不小。
劉有德給準備嫁妝不說,親戚們也願意再添一次妝,有些人送的禮還不比第一次輕。劉氏族人也不傻,同是秀才洪均可比王書福有本事。
洪家除了鎮上的祖宅,在鎮子附近還有田地,甚至在縣城還有一間小商鋪。雖然那個商鋪地理位置不好,但是一年下來也能收十來兩銀子的租金,真要省著用可以讓五口之家用小半年了。
這事劉有德都不知道,還是婚禮當天有親戚上門喝喜酒爆出來的消息,頓時喜宴上的氣氛就更好了。
劉大菊在房間裡聽著眾人誇她命好,同時還誇洪均好,她這心裡也甜滋滋,要知道這回的聘禮可是讓她漲了麵子。族裡人再不說她和離的名聲不好聽。回娘家住帶累族裡姐妹的婚事,甚至還有家境貧寒的族人想要討好她。
劉大菊的婚事訂下後,劉氏族裡未婚少女的婚事都順利起來,畢竟外人看到洪均不娶未婚少女偏要劉大菊,都認為她肯定很好,連帶著劉氏族裡的女子名聲都好起來,連出嫁的劉氏女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