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和王嘉胤聊了一會之後王鐵便提出索要環縣的戶籍冊和魚鱗冊以及縣誌,對此王嘉胤自然是問了一下王鐵索要這些資料的原因。
王嘉胤本來還以為王鐵是準備在環縣長期發展呢!於是還勸了勸王鐵不要待在這裡當坐寇,要繼續當流寇,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不能當坐寇。
當王鐵告知王嘉胤原因之後不禁讓王嘉胤對眼前這個家夥有些刮目相看,沒想到王鐵看著四肢發達居然還有這個頭腦!簡直他娘的天生做賊的料!這他娘的搶劫都能搶出個花來!
這一點連他王嘉胤都沒有想到,原來這些戶籍冊魚鱗冊不僅官府可以用來收稅派徭役,他們這些賊寇也可以拿來搶劫。不過區彆是一個搶小老百姓的一個搶大戶的。
王嘉胤不準備在環縣長待,進入環縣境內之後沿途吃的大戶橫營都是拿的大頭,現在橫營的糧食儲備量基本上到了輜重部隊的最大運輸能力,再去打糧多的糧食也帶不走,所以王嘉胤不打算繼續在環縣打糧了。
也就同意將這些資料交給王鐵,於是吩咐底下的人帶王鐵去縣衙架閣庫裡麵取資料。王鐵對王嘉胤說他要取的資料不是“黃冊”而是“白冊”,這個兩個東西的區彆王嘉胤知道一點但也不多,於是就讓張登喜帶著王鐵去取。
張登喜是府穀的庠生,雖然接觸不到“白冊”這個一縣最為機密的文件,但是從一些公門友人口中知道這個東西長什麼樣子。
於是張登喜便帶著王鐵翻架閣庫給翻了出來,這份“白冊”的修訂日期是天啟六年的,距離今天不過四年時間裡麵的信息完全保真。
黃冊州縣一級十年一修這玩意修好之後往府裡送,府裡留一份存檔再往省裡送,一直送到朝廷戶部去。黃冊裡麵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假的,州縣的官吏大多數在這一個十年沒到就已經把下一個十年的黃冊給編好了。
黃冊裡麵牽扯的利益太大,朝廷製定稅額都是以黃冊為標準進行。所以地方官吏在黃冊裡麵能少報人口和田畝就少報,這也就是為什麼大明朝現在的人口早就突破了一億大關,可在黃冊上麵才隻有五千萬,田畝那就更不用說了,這一年比一年少。
黃冊失真的問題大明朝上上下下都知道,哪怕是地裡種田的鄉巴佬也知道這玩意是個假的!可就是因為利益牽扯太大至今沒有人敢提這問題。
王鐵取到白冊和縣誌之後趕緊回去交給趙勝,並安排王經緯他們幾個做好明天拔營轉移的準備。順便派人去召回正在偵查的那兩路斥候,免得他們打草驚蛇。
趙勝拿到白冊之後便從下午一直忙活到半夜一兩點才忙活完,協助趙勝的有兩個人,一個自然是王經緯,王經緯對數據特彆敏感這一點連趙勝都比不了,這是天生的。
謄錄核對數據王經緯一個頂幾個,哪怕是積年老吏見到王經緯的這工作能力都甘拜下風。
王經緯的任務是協助趙勝處理戶籍冊和魚鱗圖冊的數據,至於縣誌裡麵的內容王經緯就玩不轉了,因為這需要一點文言文基基礎,所以協助趙勝處理縣誌的是他的老婆,畢竟他老婆也是書香門第出身,看懂文言文不在話下。
白冊是要搞清楚環縣的人口和田畝數量要方便去搶劫,那這縣誌是乾嘛的呢?!
其實這縣誌某種意義上比白冊還要重要!縣誌裡麵記載了這些年來環縣的一些大事件,比如那一年出了一個舉人,那一年又出了一個進士、又出了一個什麼級彆官員,這些在縣誌裡都會有記載。
大明朝哪批人最富?!不就是這群官紳嗎?!縣誌裡麵會記載這些官紳的發跡時間以及部分家族情況,畢竟這是一縣的榮耀肯定要大書特書的。
所以搞到了縣誌基本上就掌握了縣裡最有錢的人的信息,再配合白冊一同分析,差不多能搞清楚這些官紳家裡的財產情況。
不過這白冊其實準確度也沒有那麼高,畢竟白冊也是官吏修的,自然也有他們的利益傾向,白冊裡麵的戶口和田畝對於沒權沒勢的老百姓來說那肯定是記載的無比精準,家裡有幾口人有幾畝地記的是一清二楚。
如果是官紳老爺勢力範圍內的村莊,那數據和黃冊上也沒多大的區彆。
這裡沒權沒勢的老百姓也包括鄉下那些土財主的,鄉下的土財主照樣受到官府的盤剝,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比農民受到的盤剝更重!
大明朝實行包稅製,官府將稅額包給稅吏和士紳,士紳、稅吏再將稅額包給鄉下當村長的土財主,稅收的有多的就都歸的這些土財主的,如果收少了那就是這些土財主自己補。
土財主不想損失自身利益的話就得死命的盤剝村裡的佃戶和自耕農!所以雖然他們受到官府的盤剝但是依然可以轉移成本到下麵的農民身上。
當然也有一些良心好的土財主不願意逼著農民逃亡自己掏錢補,不過這些心善的土財主乾不了多久也要跟著一塊逃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