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寧二年二月初一,在宰相鄭畋、劉崇望等率領百官的第三次勸進下,李侃終於正式稱帝,改年號為興複,複八歲的李裕為德王。
李侃稱帝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頒布了兩道聖旨。
第一道聖旨宣布朱全忠為叛逆,剝奪他所有的官職和爵位,並下令楊行密與天平、泰寧、河東三鎮聯軍一起討伐朱全忠。
第二道聖旨則直接繞過了各藩鎮,要求各州刺史必須在六月夏季稅收繳納完畢前向朝廷表態,否則將被視為叛逆。
在李侃發布詔令後,除了他原來控製的十三個鎮之外,涇原節度使張鈞首先上表,表示願意接受朝廷的調度指揮。
與此同時,李克用、王建、朱宣和朱瑾兄弟也紛紛表示願意接受朝廷的管製。
朱全忠卻對李侃的稱帝行為感到憤怒,指責他篡奪皇位,並呼籲各個藩鎮共同出兵討伐。
李茂貞、韓建和王珙公開表示支持朱全忠,並站在了他的一邊。
儘管如此,大多數藩鎮仍保持著沉默,沒有明確表態支持或反對任何一方,他們采取觀望的策略,等待局勢進一步明朗化。
李侃為此在興慶宮召集幾位宰相和將領商議。
勤政務本樓內的一麵牆上,懸掛著一幅用絹布繪製的巨大的世界地圖。
李侃手中拿著一根長杆,指著牆上的地圖說道:“數道詔令下去,如今明確表態的隻有涇原節度使,看來那些藩鎮割據了數十年,不會輕易向朝廷低頭的。”
王摶有些不解,皺著眉頭問道:“陛下,李克用、王建、朱宣和朱瑾四人不是也上表效忠了嗎?”
李侃輕哼一聲,搖了搖頭,“朱宣和朱瑾被朱全忠打的隻剩下一州之地,兵馬不到兩萬,他們願意效忠不過是想借助朝廷對付朱全忠罷了。”
“王建在半月前,遣華洪、王宗佑率兵五萬攻東川,又遣王宗侃攻渝州、王宗阮攻瀘州,奏折上說是為了打通峽路方便進奉,實則是為了擴張地盤,他上表效忠無非是讓朝廷暫時不要出兵討伐他。”
“至於李克用,朕與他有些交情,目前朝廷的詔令對其還有點約束力,以後就不好說了......”
劉崇望皺著眉頭,語氣憂慮地說道:“聽陛下這麼一說,長江以北除了淮南之外,沒有一個地方讓人省心!”
“而長江以南的桂管、容管、嶺南西道和安南地區仍然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黔州的武泰軍節度使王建肇是從荊南逃過去的,他與荊南軍之間存在矛盾,肯定不會歸順朝廷。”
王摶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照這樣看,還有將近一半的藩鎮需要去征討,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複大唐昔日的繁榮昌盛!”
鄭畋卻顯得一臉淡定從容,他平靜地說道:“各位實在是過於憂慮了,陛下現在已經掌握了江南富饒之地,錢糧充足,兵力強大。隻要能夠打敗朱全忠和李茂貞這些人,其他那些持觀望態度的藩鎮根本不堪一擊。”
一旁的陳鄴開口說道:“從江南調集來的兩萬兵馬幾天後就能到達長安,到時候十萬神策軍經過整編後也會變得更加強大,隻要再訓練幾個月,等夏稅收繳完畢後,就可以出兵討伐朱全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