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複二年二月初八,朱溫在宰相崔胤、柳璨、張文蔚等人率領百官勸進後,正式宣布稱帝,改年號為開平,立國號為大梁,定都城於汴州,改府署為朝廷,設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並且大肆分封百官和他的兒子們。
羅弘信被封為平邑王,李罕之被封為平順王,王師範被封為臨淄王,劉仁恭被封為平北王,就連遠在四川的王建和鳳翔的李茂貞都分彆被封為蜀王和岐王。
羅弘信和李罕之對朱溫稱臣納貢。
王師範和劉仁恭對朱溫的封賞未做任何回應。
朱溫稱帝的消息傳到成都時,王建立刻緊急召集了手下的將領和謀士們商討稱帝事宜。
毛文錫首先說道“之前李侃沒有得到認可,現在李曄又已經退位,這意味著大唐已經滅亡了。天下應該由有德行的人來統治,而最近兩川地區頻繁出現祥瑞之兆,預示著將有新的帝王誕生,正所謂‘上天賜予卻不接受,反而會遭受災禍’,所以懇請大王順從天意,登基稱帝!”
其他官員們也紛紛附和道“懇請大王順從天意,登基稱帝!”
其實朱溫登基的時期王建早已知曉,也做好了立國稱帝的準備,可事到臨頭,還是有些顧慮。
他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我年前給李克用去信,邀他各帝一方,被他嚴詞拒絕了,如今隻有我與朱溫稱帝,隻怕會成為成為李侃的重點打擊對象。”
王宗佶聽後,連忙勸道“義父,事已至此,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此時退縮,隻怕官員和將領們會失望,即便您不稱帝,一樣是長安的攻擊目標。”
一旁的王宗侃也附和道“是啊,義父,彆猶豫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論結果如何,您也將被載入史書!”
王建沉思片刻,最終微微點頭,“那便按照計劃進行吧。”
馮涓突然開口道“大王,這幾日您還需要爭取一下民心,對於朱溫篡位要有所表示。”
王建有些不解,疑惑地問道“此話怎講?”
“不承認梁國的正統性,發布檄文討伐朱溫,並為大唐哀悼三日。”
王建一臉詫異,眉頭緊皺地看著馮涓,在場的眾人也是滿臉疑惑,麵麵相覷。
“大王,這可萬萬使不得啊!”
一名將領忍不住開口說道,“我們與朱溫可是盟友關係,怎麼能說翻臉就翻臉呢?如果不承認朱溫的正統性,那我們自己豈不是也不正統了嗎?”
“是啊,大王,此事還需慎重考慮。”另一名將領附和道。
馮涓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解釋道“諸位將軍莫急,且聽我一言。朱溫雖然篡奪了唐朝的天下,但他的行為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會遭到天下人的唾棄,而大王您是在大唐滅亡之後才立國稱帝的,與朱溫有著本質的區彆。”
“而且,我們與朱溫之間的結盟,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意義,我們相隔甚遠,無法給予對方有效的支持和援助。”
“發布檄文討伐朱溫,更多的是一種姿態,向世人表明我們對朱溫篡位行為的不滿和譴責,這樣做不僅可以贏得民心,還能夠提升我們的聲譽和地位。”
“至於為大唐哀悼三日,同樣也是出於爭取民心的考慮。”
“李曄雖然退位,可是長安的李侃還在,且掌控了半壁江山,說大唐亡了,這有些牽強吧?”
馮涓輕哼一聲,緩緩說道“若承認李侃的正統性,我們豈不是成了叛逆?隻要我們認為大唐亡了,那便是亡了。”
王建聽完馮涓的解釋後,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點頭稱讚道“原來如此,還是馮推官想得周到,那就按照馮推官所說的去辦吧!”
其他將領們雖然心中仍然有些不以為然,但見王建已經做出決定,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他們心中暗自嘀咕,這些文人總是喜歡搞一些形式主義,弄出一些掩耳盜鈴、彎彎繞繞的事情來。
但他們也明白,在政治鬥爭中,有時候這些手段確實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馮涓微微頷首,“大王放心,下官定將此事辦得讓人挑不出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