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的第二策是放棄銀光洞,退守到各個試煉世界之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待風頭過去時機合適再重整山河。
在李秀看來,這一策也並非沒有風險,天庭攻破銀光洞之後找不到人肯定會產生懷疑,所以要想打消天庭的疑慮就必須有所犧牲。
要麼犧牲洞主,要麼犧牲一些銀光洞修士。
看到此處,許諾有些無語,看來這也是個反骨仔,還沒怎麼樣呢就想犧牲他這個洞主。
不過許諾也看得出來,這是李秀的肺腑之言,比那些溜須拍馬的答卷要強得多了。
接下來李秀又提出了第三策,因為據他觀察最近銀光洞一係列動作,洞主並不打算放棄銀光洞,針對這一點,他提出了第三策。
這一策主要陳述了銀光洞麵對十萬天兵天將該怎麼打的問題。
看著洋洋灑灑近十萬言的作戰計劃,許諾神色大亮。
他正愁該怎麼打一仗呢,這作戰計劃不就來了麼。
不過這份作戰計劃雖然很詳儘,但因為有些關鍵信息像嗜冥幽霾,虛老人,絞神獸等等許諾並未透露給考生,導致李秀對敵我雙方的力量判斷有一定失真。
不過問題不大,稍微調整一下這作戰計劃就是他的了。
白瞟了一份作戰計劃,許諾心情大好,注意力重新落回到了考卷上。
在李秀看來,即便銀光洞毫無失誤,完全超長發揮的情況下,也很難對天庭造成實質性打擊,更不可能逼退天庭,結果大概率還是以失敗告終。
然後在這種情況下,李秀又提出了第四策。
第四策和第二策其實是一脈相承,有其相似之處。
李秀主張在戰敗之後儘量給銀光洞留一些薪火,將年青一代天驕提前送入各試煉世界,暫時切斷各試煉世界和銀光洞的聯係,以期東山再起。
而且在李秀看來,相比於在大戰之前給銀光洞留薪火,大戰之後留薪火才有可能真正的成為薪火,因為假如不經過大戰就將銀光洞修士送到試煉世界,必然會引起天庭的懷疑,以天庭的底蘊,未嘗不能找到試煉世界,反而可能導致薪火被徹底剿滅。
但大戰之後就不一樣,大戰之後,洞主要麼被天庭抓獲,要麼被天庭擊殺,天庭的作戰目標已經達成,大概也不會斬儘殺絕,反倒更有可能留下薪火。
許諾越加無語,多大的怨念,多想讓自己死。
默默吐槽了一句,許諾繼續往下看。
接下來李秀又提出了第五策。
這一策是建立在第三策成功的基礎上。
在李秀看來,第三策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之所以提出第五策,純粹不過是幻想罷了。
李秀認為,假如第三策僥幸僥幸僥幸僥了個大幸的成功了,銀光洞所麵臨的形式反倒會更加惡化,因為天庭作為三界的統治者,不可能允許自己失敗,更不可能允許自己敗給地元界的一個小小洞天。
為了天庭的威嚴,為了天庭的臉麵,天庭必然更加瘋狂,派出更強大的力量圍剿銀光洞,以銀光洞的底蘊,一番戰之後,即便僥幸贏了,必然也是元氣大傷。
此消彼長之下,銀光洞所麵臨的局勢將會更加危險,這個時候,銀光洞若想繼續和天庭周旋,單靠自身力量肯定是遠遠不足。
李秀認為,這種情況下,若想改變銀光洞的處境,就必須要為自己尋找盟友,一番戰之前想要尋找結盟對象很難。
但一番戰之後,三界看到了銀光洞的威勢,銀光洞此時再攜逼退天庭圍剿之威向其他勢力尋求結盟,成功的概率無疑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