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整飭軍備_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7章 整飭軍備(1 / 2)

周忱、金英二人下南京的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好說歹說總算沒有給南京再安一個總兵官負責操練,但卻也定下了南、北兩京軍隊重整的基調。

畢竟明朝的軍隊來源不是太好,長期以來軍隊對於朝廷和民族的認可度都不是很高,這一點讓朱祁鈺身體裡那個靈魂很不適應。

一支沒有軍隊榮譽感的隊伍如何能主動、積極的應對內外戰爭呢?隻能靠升賞,靠來自對士兵自身死亡的威脅才能激發軍隊的戰鬥氣息。而朱祁鈺想要的是一支自覺以維護國家安全,保家衛國為己任的軍隊。

還在紫荊關養傷的範廣將被委以重任,先在京營操練左副總兵銜接管京營十餘萬將士。在此之前,兵部將會主導南、北兩地軍備改革。

原京師守備主力的三大營將會迎來重整,按照團營製清退老弱殘,征集年青軍戶並募集自願加入軍隊的民戶進入軍隊。

作為老牌軍旅,已經負責保衛和征戰了數十年的三大營迎來了重整前的大篩選。

神機營和五軍營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三千營的達官(歸附明朝的韃靼人統稱)會稍麻煩一點。

朱棣造建文帝朱允炆反時用作奇兵的朵顏、福餘、泰寧三衛軍馬作為三千營的基礎,經過幾十年的新舊交替老一代達官的子孫後代已經接替了前人成為了三千營的主乾。

離開了遼闊的草原時間久了,馬背上的漢子也學上了農耕民族的習慣。弓馬嫻熟成了一個相對詞,作為世襲騎軍的子弟比農耕家庭更熟弓馬而已。要想跟光屁股時就跟奔馬為友,與狼群、蒼鷹奪食的蒙古人去比拚簡直就是個笑話。

吃肉的才算得上是狼。是狼一般的漢子,就要騎著烈馬在蒙古大草原上用彎刀和弓箭為自己的帳篷羸取漂亮的女人。靠自己和兄弟們的拳腳打下一片廣闊的草場來放牧牛羊和馬匹。哪裡是整日窩在密不透風的石頭屋子裡吃著米麵,躲在女人撒尿的院子裡麵那些小白臉能夠比的?

挑選青壯進入軍隊的提議在朝廷裡沒有任何異議,畢竟青壯就代表著力量,有力量的軍隊才有能力保護自己不被外族屠殺。但對於“退軍”這個新名詞眾人就不理解了。

大明朝的軍隊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伴隨朱元璋造元朝反那會,也就是元末起義軍。成功了叫起義軍,沒成功嘛,嗬嗬~撮爾小賊敢言反乎?

這種從一開始伴隨著朱元璋打天下的人被定性為“從征”,是根正苗紅的軍隊兵源。

第二類就是蒙元以及地方割據力量的降卒了,被認定為“歸附”;

再有就是以洪武十一年四月朱元璋下令將因為沒有田產的無產階級強行遷徙到鳳陽屯田的農夫劃為軍戶;之後對待沿海居民也用上了這招,同意不同意可就由不得小老百姓的意願了,朝廷有旨照做就對了;

而最後一類就是“賊配軍”了,在洪武二十七年四月時朱元璋就頒下諭旨“詔兵部,凡以罪謫充軍者,為恩軍”;犯了罪被指派當的兵,這叫恩典!

隨著穩固兵源等因素考慮,後來又整出來一個叫“垛集”的征兵方式,也就原本曆史上明朝中、後期軍隊士兵來源的主要力量。

三戶人家為一垛集,一戶為正戶,兩戶為貼戶。正戶出正軍一人,除非升到兵部尚書或者戰死,終生就是軍籍。如果軍士做了逃兵,官府是要追捕問罪的。

那戰死了呢?恭喜你,解脫了!你家還有男丁嗎,補上!

補不上怎麼辦?這不是還有兩戶人家做貼戶嗎,起得就是乾這活的補貼作用。而從貼戶中征兵,也就是明朝曆史上有名的“勾軍”了。

要說起來,在做軍戶之前可能有些人還想著自己沒田沒地,這突然間就分到田地成了有產階段了,為國家出力是應該的。

但實際上仔細想想,軍戶確實是能分到幾十畝地(視各地田地情況而定,101novel.com畝到70畝不等),有牛有房的挺好,也算是資產階級了。但實際上,家裡的重勞力被安排出去當了兵,幾十畝田地的耕種主要就靠著婦人、孩子和分配的牛(是否分配牛、農具也要看當地官府是否“大方”了)來耕種、收割。

而大明朝對軍人的待遇非常苛刻,官吏的俸祿都是“米鈔兼支”,還常常隻能發五成,達官受到優待也隻能發到七成。軍隊裡克扣成風,普通軍士連吃飽飯都成問題,哪有心思為國效力去拚命打仗?更不用說進行日常操演了,更是想都沒人想的。

更不用說軍戶屯田義務還很重了,雖然屯田初期隻是象征性收一點,比如洪武三年就“命內外將校量留軍士城守,餘悉屯田。其城守兵,月給米一石,屯田者減半,在邊地者,月減三鬥,民給農器,牛種”。洪武七年起,屯田稅糧被定在“畝收租一鬥”這個標準上。

但實際上可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各地攤派加上來,全國數據打平一下算可以算得上是每畝地三鬥左右的租稅。這個租稅可比民戶都要高出好大一截了,哪有我即要拚命打仗還要玩命耕種繳糧的道理?就算我想,也沒有這功夫再來操練了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雖然說軍戶不用承擔徭役,這樣算起來似乎比民戶占了點便宜,可是拉高補低一看,實際上兩者承擔的義務差不了多少。更不用說,你出糧我也出糧,我出命時你在後麵躲著了。

而到了魔鬼皇帝朱棣掌權時期的永樂朝,更是直接變了樣。永樂二年時朱棣定下了每屯12石的標準,直接在洪武朝三到四石的基礎上打了好幾個滾。再加上各種攤派,實際上壓到軍戶喘不過氣來。

朱元璋曾經引以為傲的“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到了永樂初年就成了官軍的承重負擔。

軍官、勳貴對軍屯田地巧取豪奪,肆意奴役軍士。經過了洪熙、宣德再到正統朝,情況越來越嚴重。

永樂朝因為大肆清洗建文朝武將,對於軍官侵占的案件不一定作得了準。但是宣德年間就有多起官軍將領侵占軍屯、私役軍士的大案要案,一時朝野震動。

宣德五年五月時,行在後軍都督上奏稱“寧山衛指揮使李昭毀城樓以造私居,私役旗軍,歲割漆二千手,辦料豆八百石,科各所銅錢六千三百斤,占砂官軍屯田百餘頃,收糧虛賣實收一萬餘石,斂各屯子粒二萬餘石,減克軍糧五百石,皆入己。軍吏二人欲奏之,遣人追回,皆杖殺之,請治其罪。”

宣德六年二月時,寧夏左屯衛指揮使張泰上奏稱“寧陽侯陳懋私遣軍士二百餘人,操舟三十餘艘出境捕魚,采木,為虜所執者十餘人;又遣軍士二十人,人給二馬,齎銀往杭州市貨物;又寧夏各衛倉遞年收糧,懋令治文書者不作實數,侵盜入己。有軍士告懋自宣德二年至五,與都指揮閻俊等盜賣倉糧一萬九千餘石;又虛賣延慶等府通關計糧二十四萬餘石入己;又私役軍種田三千餘頃,奪民水利,歲收入傑,召商賈收糴中鹽。又與閻俊等遣軍挽車九百餘輛,載大鹽池鹽往賣於西安平涼等府。”

一個指揮使,居然敢拆了國防工程用來給自己蓋房子,貪汙、霸占財產後還喪儘病狂到了自己把想要告發自己的下層軍官都給活活打死。鎮守地方的爵爺私役官軍搞走私,還侵吞國庫軍糧,可見當時官軍中普通軍士的生活情況有多糟糕了。

再有宣德九年二月,山西行都司指揮呂整上奏參劾鎮守大同參將曹儉,用官軍盔甲跟塞外交換駱駝,私自打殺官軍將士。

宣德十年九月,大同總兵官、都督同知方政參劾左副總兵、都督僉事曹儉隱匿軍士、侵占軍屯。

正統二年(五月,有人奏劾鎮守甘肅總兵、太監等官占據田畝、侵奪水利。

正統八年,軍士張約等人發現慶王府強占鳴沙州等處1000餘頃軍屯土地。

正統八年七月,鎮守延安、綏德的都督僉事王禎上奏稱據陝西左參政年富奏稱‘陝西衛所官占種肥饒田土多至三四十頃。’

正統十二年正月,巡按四川監察禦史嚴顧上奏彈劾“鎮守鬆潘等處指揮僉事王杲擅役軍造私室,占種人田園,又與都指揮僉事高廣坐視番人殺虜官軍,弗即率兵剿捕,請置諸法。”

這一樁樁,一筆筆擺在麵前的還隻是冰山一角,甚至於到了正統朝晚期時一次正統帝自己都實在看不下去放了狠話“自今官旗克減軍人月糧、布花者,戍邊;其克減鈔絹、蘇木、胡椒等物者,止運灰、運米,複還職役,在本衛所聽調殺賊,不許管軍。慎重者,仍具實奏請。”


最新小说: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 讀動物心聲的小師妹,竟是沈家真千金 逆蝶緬北囚籠 穿書星際,炮灰竟是SSS級大佬 影視囤貨:從任務中攢夠生存底氣 穿越之我帶著係統混編製 天柱說明書一個穿越者獲七件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