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放這邊…對對對。”
“錯了錯了,應該走那邊,對……都記住進殿門第幾塊磚,彆錯了。”
“這都是練過多少遍了,怎麼就是記不住?”
楊善有些生氣,散布天下的宗室都要來京麵聖,而自己作為此次禮儀的總負責人,怎麼也不能出了差錯。可是這些侍從,怎麼看怎麼蠢,同樣的事情教了無數遍了還是不能都做對,真讓人心煩。
“好,所有人退回去,我們重新再練一遍,這次不要錯了,都記住每個人拿什麼物件,走什麼位置……”吩咐眾人重新再排練一遍時,楊善看著已經有些樣子的侍從心裡也湧出些感概來。
自太祖皇帝開始,藩王在外無詔不得進京,這是多少年的祖製了。彆的皇帝都恨不得宗室離到越遠越好,越親近的宗室最好越是一輩子不相見才安全。
咱們景泰皇帝不是,居然不顧全臣反對堅持要組織這次盛大的百宗歸京,禮部忙到腳不沾地。
要說,幸好是之前錦衣衛擼過一遍了,據說連襄王、鄭王在路上也沒鬨出什麼妖蛾子,其他宗室就更不用說了。按說朝廷給宗室這次安排的館驛住宿條件實在有些寒酸,但是就沒幾個敢大聲抗議的。
抗議?行啊,前正統皇帝、太上皇帝,禦兄,朱諱上祁下鎮公,這會正在那個寺廟…呸呸呸……禦兄府裡靜養,要不你去陪陪?那裡條件好,日子過得比皇帝都舒服,不去住幾天過過比皇帝都舒服的日子豈不是可惜了,真不去住住?
沾上禦兄朱祁鎮怕是要糟,沒人敢。再說稍一打聽就知道了,經過這次之後鄭王和襄王在京城的府邸要正式收歸…哦哦,是兩位王爺要帶頭獻給朝廷,以後各地藩王在兩京都不會留府邸了,就是差遣之人也隻能老老實實住館驛。
不願意住館驛?哦哦,這是準備來京私下裡聯絡官宦要辦什麼大事呢,還是要辦什麼大事呢?!
封建統治時期,十惡不赦可就有這條造反。原來無論祖製還是當朝諭旨又或者朝廷行文,有幾個沒違反過?現如今不同了,景泰這個孽種心狠,盧忠那個畜牲手黑,已經有不知道多麼宗室倒在了這對禽獸主仆手下了。
正統五年時靖江王朱佐敬派千戶劉順上京帶了六根金條送給三楊中的楊榮,才不到十四歲的朱祁鎮就寫信給朱佐敬道“王以為朝廷之事,皆出臣下乎?……朝廷一切賞罰予奪,皆騰遵依祖宗成法,親自處決,何嘗出於臣下?”
即便這樣也隻不過是把千戶劉順弄去遼東邊衛充軍而已,楊榮也是自己嚇死的,明麵上正統可沒把朱佐敬或楊榮怎麼著。
反觀景泰朝,宗室莫說占人田地、淫人妻女了,不過是私役軍士都會受到極其沉重的處罰。
靖江王加收百姓稅賦的事情被翻了出來,直接就被京城飛騎而至的錦衣衛給圍了府邸。寶冊金印被奪了不說,府邸官屬一應治罪充軍,府庫裡的財寶被查抄一空急到靖江王揚言要抹脖子。
據說上靖江王府宣旨的那個叫做王誠的宦官陰冷地笑著說了一句“舉告有賞,庶子可繼王爵”之後靖江王立刻就不氣不惱了,乖乖上了請罪折子不說還主動請旨罰俸二十年。
收到消息的時候鄭王、襄王府還有消息傳出在做些串聯動作,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從京城裡傳出一封信函,據說裡麵隻有一張蓋著鮮紅大印的空白絹帛而已,兩位王見了都當場變了臉。自此之後,鬨騰最凶的鄭、襄二王閉門謝客,門下的狗見了乞丐都開始搖尾巴了。
沒搖尾巴的都被按在王府門口叫嚷著痛打後送了官,不是說在外麵恣意妄為敗壞了王府名聲就是偷了府裡的財物,甚至還有犯下男女之事害了丫鬟性命的。
就這麼一夜之間,全大明所有的宗室幾乎就都變成了乖寶寶,再沒有人敢明著違反朝廷律法了。
私下裡宗室們也有小心交流著的,最讓人疑惑的是鄭王、襄王怎麼轉了性,莫不是皇帝小兒認了他們做乾爹?這也不可能呀!有奪位之恨的舊仇是認個乾兒子就能釋懷的?親兒子想趁老子沒死前染指皇權都得弄死,何況乾的——乾死那龜兒子還差不多。
襄王、鄭王心裡苦,但是不能說。
當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嗝屁後到底是讓自己兒子繼位還是讓孫子繼位這個問題上,張太皇太後心裡是存過事的。考慮過讓兒子繼位這個問題,便吩咐襄王把自己的金印給送到了皇宮裡,等正統繼位後張太皇太後也漸漸忘記了這檔子事情,襄王的金印就一直存在老太皇太後的寢宮裡蓋灰塵了。
朱祁鈺掌權後,設計逼走了孫太後入了南苑,其他所有的宮室都騰了出來,這金印才重見了天日。
襄王朱瞻墡鬨騰厲害時朱祁鈺直接將金印敲了份絹帛送了過去給了他們兩兄弟,當朱瞻墡、朱瞻埈兩兄弟看到絹帛上那淡淡的彩色印跡上寫著“兄弟打虎,先逐孫氏、後囚小兒,便在今日。”
幾個字能讓尊貴為王爺的兩人嚇出屎來,噴射的那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是栽贓!這是陷害!這是小皇帝不要臉到了極致,居然敢這麼玩。這真是大哥的種?大哥平日裡做事情坦坦蕩蕩,這所有的汙點就都在這吳氏母子二人身上了。真是他老母親的晦氣!
但是兩人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次隻是讓人送上門,下次把這個扔在朝堂上隻怕有足夠理由派遣錦衣衛上門拿人了。自己仗著宣德爺容忍,正統小皇帝手段不足,靠著宗室身份沒少乾傷天害理的事情,隨便哪個翻出來都夠喝一壺的。
更何況有這麼個贓栽下來雖然不會被弄死,但是被廢為庶人是一定跑不掉的了。幸好太祖朱元璋給後代子孫都留了條活路,甭管誰當皇帝不準把親戚弄死了。
隻不過……庶人?那是皇帝的兒子、兄弟、叔叔能乾的事情嗎?莫說是庶人,就是個沒有王叔身份的貴人也不成的。
該認慫要認慫,既然要認就要又快又準,姿勢要帥,跪得要穩,讓人挑不出毛病來才行。
多少年辛苦才攢下來的點家當又儘數獻給了朝廷,最後換來幾張破紙頭,朱瞻墡氣病了兩、三個月差點沒交代在長沙的王府裡。如果不是旨意命令宗室大集合隻怕襄王朱瞻墡根本不打算下床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