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七十載!
楊秋所住的石塘咀,自古以來就是一塊風月之地。
當然,這個自古也就七十來年,而在七十多年前,石塘咀還是一塊滿是石頭的荒地。
風月之地人多,那是肯定的。
雖然後來港府大力打擊這種河蟹的專業服務,導致不少風月之人都跑去了九龍城寨和廟街,但更多做正常工作的人還是留了下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就有生意!
所以,香港的第一間戲院也就在這裡應運而生。
雖然後世楊秋沒來過一次香江,但就跟很多港娛愛好者知道邵氏影城是在清水灣一樣,他也早就知道了這座香江第一戲院。
因為這座戲院叫——太平戲院。
楊秋在後世就知道太平戲院是棟西式建築,裡麵空間很大,座位也很多,還知道這家戲院在八十年代初會經營不善,然後關門大吉,最後被老王那賤人拿去做了龍頭戲院,專搞電影首映禮……
啊呸!
後麵的半截話純屬胡扯,言而總之回到現在,楊秋盯著太平戲院的玻璃櫥窗看了一會,就‘呼呼’地邁開步子進了戲院。
然後,花四塊八買了兩張六點半的電影票。
這時候的電影票價,不像後世是哪個座位都一樣,而是分前座、後座和超等幾個檔次的。
就拿太平戲院舉個栗子,前座的票價便宜點,是一塊七毛錢,而後座則貴了一些,要兩塊四。
至於超等票,則要三塊半。
大家都會疑惑了,你既然前座後座都賣完了,戲院都沒空地了,那這超等是哪的位置呢?
你們可彆忘了,太平戲院是一棟西式的劇場,是有二三層的。
所以其實超等票,就是太平戲院二層和三層的票。
不過這時候太平戲院裡的木蚤很是猖獗,所以二三層的木凳全部換成了鐵凳,硬邦邦地坐久了咯屁股,還沒有一樓坐著木凳舒服。
所以楊秋此時也隻買了一樓後座的兩張票,不充冤大頭了。
買完票的楊秋又風一樣的飄回家,不過這時候時間還早,李毅還在外麵上工,幼兒園也還沒放學,所以家裡連半個人也沒有。
放下包裹,楊秋又騰騰地殺向了老阿嬤的幼兒園。
這時候時間已經磨到了五點多鐘,等楊秋趕到幼兒園時,這裡也剛好放學了。
不過因為很多父母還沒有收工來接孩子,所以老師們還在繼續照看著這些熊孩子們,一時間離不開,整個天台幼兒園裡都是熊孩子們的吵鬨聲,嘰嘰喳喳地好不熱鬨。
楊秋一時間還沒從人堆裡找到李蔓,倒是被她先發現了,這小丫頭微紅著臉從一群小屁孩中間站起來,一臉驚喜地問道:“楊大哥,你怎麼來了?”
“阿嬤好!”
楊秋先跟一旁的老阿嬤打了聲招呼,這才扒拉開幾個好奇擋路的熊孩子,走到李蔓身邊問道:“小蔓,你等下收工了有空嗎?”
“啊?”
“額……,我這裡有兩張晚上的電影票。”看著一臉驚訝和茫然的李蔓,楊秋從兜裡把電影票拿出來,看著李蔓伸到她麵前繼續道:“我們晚上去看電影怎麼樣?”
“啊——?”
李蔓明顯被楊秋這個前所未有的舉動嚇到了,小丫頭十六七歲的年紀,正是對愛情懵懵懂懂的年紀,再加上在石塘咀生活了這麼久,當然知道看電影是什麼意思。
‘這是,楊…楊大哥要和我約會嗎?’想到此處,李蔓本來隻是微紅的臉,突然間變得通紅起來,臉也開始發熱了,眼神躲躲閃閃地不敢看楊秋。
“蔓蔓老師怎麼了,發燒了嗎?”
不知哪個小屁孩子來了句神助攻,更是羞得李蔓手都不知道往哪裡放了。
“楊…楊大哥,我…我等下……要回去給我哥做飯。”
楊秋顯然臉皮厚不少,看著找借口都不會的李蔓,自信心大增,於是微微笑問道:“你哥最近不是在碼頭上晚班麼?”
李毅那家夥也不是個安分的人,加上又當過兵染上了幾分火爆脾氣,所以做事特講兄弟義氣。
這年頭在香江,老板和工人就是兩個絕對的對立麵,矛盾是時有發生。李毅這家夥有時是幫工友朋友出頭,有時是幫自己出頭,老是得罪老板工頭,工作那是換了一份又一份。
所以在外人看來,李毅絕對是人不靠譜的典型。
不過所幸這時候碼頭的機械化程度不高,香江這個大型的碼頭城市又需要大量的勞力,李毅這個有幾把力氣的人才被留了下來。
碼頭可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是在運轉的,最近剛好李毅輪上了上晚工,天天晚出早歸的,住一起的楊秋不可能不知道。
可見李蔓這丫頭,緊張得記憶都短路了。
“不急,你哥下工可沒這麼快,我買的六點半的票,咱們看完了電影再回家給你哥做飯都不遲。”
“啊……”
“啊什麼,走吧,不然要遲到了。”
在老阿嬤期許的眼神裡和熊孩子們好奇的目光下,楊秋順利一把拖住李蔓的小手就走出了幼兒園。
而咱們的小李蔓,則是楞楞地看著自己被楊秋右手抓住的小手,默默地跟在後麵。
滿臉通紅!
眾所周知,香江的電影院,一直是個比較熱鬨的所在。天才剛剛蒙蒙黑,電影院外除了不少來看電影的人外,都已經擺滿了各種地攤。
這其中,又以賣小吃食的攤位最為人多。
賣牛雜的、魚丸的、甘蔗的,甚至還有賣柑橘的。老板的吆喝聲和食客們的吵鬨聲交織在一起,好不熱鬨。
人一多,一直在哥哥庇護下長大的小丫頭李蔓明顯緊張了一些,也不在糾結楊秋還在牽著她的手了,反而抱著楊秋的手稍稍靠近了些。
這讓感覺到右臂那時有時無柔軟觸感的楊秋,心裡著實暗爽了一下。
這丫頭,快長大了。
兩人看電影,自然是不好端著一碗牛雜魚丸什麼的進電影院。好在這時候電影院的服務也不落後,爆米花和洋汽水是早就有了的。
楊秋自是買了兩份,等入場時間到了,便帶著咱蔓妹妹進了放映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