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七十載!
在後世二十一世紀,程綱這個名字,知道的人怕是極少了。
在港娛小說裡,他不僅出現的次數比李漢祥還少。就連邵一夫去世後,這麼多的邵氏紀錄片裡,也基本沒提到過做過邵氏導演的他。
不過提到程綱的兒子程曉東,卻是港娛怎麼也繞不過去的人物了。
當然,這是後話,現在的程綱還是單身狗一枚,不用扯這麼遠了。
楊秋之所以脫口而出叫程綱‘導演’,不是因為他早就知道程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導演,外加程曉東之父;而是因為前文裡他第一次去南洋片場看人拍片時,就是程綱這家夥在導演的。
難怪覺得這家夥眼熟……
此時的程綱,其實本質工作是一位編劇,俗話就是死碼字的,靠著每個月寫不少劇本賣給各大電影公司來賺錢。
當然有時候手癢難耐,或者哪位導演戲多不得閒時,他也會抽空去過上那麼兩手導演癮,賺賺外快。
不過雖然這都是眼下的潛規則,可對外就不能這麼說。
你要是這麼做了,不就是對外說這個導演不負責任沒你有能耐嘛,那以後哪個導演會繼續用你?
所以這個時候,程綱雖然表麵上一臉傲嬌,但卻萬萬不肯說他是個導演的。
“哦,原來楊兄弟是永華訓練班的學員,失敬失敬!”兩人交談了沒多久,就摸清了對方的大概底細,程綱也就打蛇隨棍上地開始恭維起來。
楊秋自是不敢當,連忙擺手道“哪裡哪裡,我其實也挺羨慕程大哥這種筆杆子的。”
“嗯?”
“以前沒做演員那會,我就想著先做做編劇呢。”楊秋笑了笑,指著自己的腦袋說道“可惜這腦子裡一堆漿糊,也沒人教,便一直沒做成,後來陰差陽錯地做了演員,也就暫時把這事放一邊了。”
這話倒是說得程綱心情大好,拍著胸脯叫道“既然楊兄弟想做編劇,以後有什麼不懂的儘管來問我,我腦子裡彆的不多,就劇本多。”
“好,那我就先謝謝程大哥了。”
“好說好說。”程綱點了點頭,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說道“要說好編劇,其實你們永華也不少嘛,像是歐陽予謙老師,還有顧仲頤老師,都是全中國算得上頭幾名的。”
楊秋稍稍有些尷尬,解釋道“歐陽老師已經不在永華了,去了長城。”
“啊?”程綱有些懵逼。
“顧仲頤老師倒是我們班主任。”
“哦?!”
不知道怎地,楊秋感覺他一說到顧仲頤是他的班主任,就覺得程綱那看著他的眼神裡,多了一絲看不明的色彩,讓他後背有些涼颼颼的。
“不過顧老師也不在永華了,回魔都了。”
“額……”
程綱聽著這些話,有些頗為蛋疼地撓了撓頭,不過想了想還是恭維道“就算顧仲頤老師離開了,但我想既然楊兄弟師從顧仲頤老師,倒還是得到了一點真傳吧。”
真傳?
楊秋感覺自己臉上應該有些黑線,顧仲頤老師的真傳?天天聽他講故事算不算。
其他的,可是真沒有啊。
不過話可不能這麼說,楊秋也隻得含糊道“嗯,一點點一點點。”
“那就不錯了。”程綱一拍手,高興地問道“不知楊兄弟對話劇怎麼看?”
話劇?
楊秋微微一愣,怎麼話題一下從編劇轉到話劇去了。
這邊程綱不等楊秋答話,便又自顧自地說開了“顧老師的話劇《梅羅香》和《秋海棠》,我是極喜歡的。看看現在的香江,除了粵劇、京劇和電影,還有什麼能在戲院上映的?幾乎沒有。話劇呢?香江人基本都不看,太可惜了。”
可惜什麼?楊秋抬了抬眉,後世也沒多少人看話劇啊。
“程大哥的意思是?……”
“我想把話劇這種藝術,介紹給香江的大家。”程綱說著說著,仰起頭,激動地道“我想讓大家知道,舞台上除了戲劇和電影,還有另一種優秀的表演藝術,那就是話劇。”
額……
楊秋有些無言,但還是敬佩的點了點頭,對於這種曆史的先驅者和開拓者,他是一向很敬佩的。
把話劇在香江傳播開來,難度就比把相聲在這說開低一點,不得不讓人敬佩。
“楊兄弟也覺得可行?”
想著在後世二十一世紀時,倒是無意間掃過香江話劇團的零星兩點的新聞,楊秋點了點頭,回道“隻要有恒心,就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