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七十載!
五十年代初的黃梅調,還帶有很多的古法唱腔,比如正常說話時尾音拖得較長,聽起來有幾分京劇之感。
所以這感覺,跟後世的黃梅調流行腔很是不同。
楊秋有幾分不喜。
黃梅戲《天仙配》的古法唱本是早就便有了的,楊秋刪刪減減得跟後世聽過的差不多後,便聘請了音樂大家姚閔做了電影音樂監製,兩人按照楊秋的意願開始對唱曲進行了一番修修改改。
一路摸索著,做起了黃梅調的流行化改良。
姚閔不愧為音樂大家,楊秋提出的思路,有時隻哼得一個調子,他便理解得明明白白,曲子便修改得極其順利。
再加上洋樓裡的席婧婷對第一次‘拍電影’甚是向往,等楊秋兩人改完一次曲子後,她都極為配合的實驗表演一次。
理論結合實際,沒幾日便把《天仙配》的唱曲全部改編完成。
然後自是姚閔先行帶人進錄音室,將唱曲灌製成聲帶,等拍攝的時候放在鏡頭外播放,給演員對口型用。
不過這是外話不提。
至於演員這邊……
因為香江實在找不到真正的黃梅調師傅,再加上此時黃梅是調不是戲,唱本裡原也就沒有什麼大場景。
所以為了《天仙配》電影開場的一場七仙女群舞,楊秋也隻得找了一個京戲北派女師傅李居清和她的幾個女徒弟,帶著楊萌劉靚華席婧婷等女強化訓練一番。
不求最好,隻求形似。
劉靚華席婧婷自是不用多說,沒想到楊萌卻給了楊秋幾分驚喜,訓練了才兩天便有些似模似樣了。
一番詢問下才知道楊爸楊媽都是京戲票友,楊萌自小耳聞目睹的,早就有了幾分功底。
這真開始學,能不快嗎!
時間轉眼便到了五月上旬末,一切都準備妥當,《天仙配》終於在友僑片場搭景開拍了。
因為楊秋也是主演之一,所以導演一職便不能全然主持了,身為副導演的李漢祥,第一次真正掌鏡,顯得是極為興奮。
“金泉!金泉!”
“樹往左一點……”
“服裝不對,頭飾呢?”
“這邊這邊!”
“……”
熱熱鬨鬨的攝影棚裡,滿場子的都聽得到這家夥大呼小叫的聲音。
貼好頭套換好戲服的楊秋,來到了一直在旁邊看熱鬨的王元龍旁,拱手道“王爺,這次又麻煩你了。”
“誒!麻煩什麼,我啊,有錢賺就行,不用跟我說其他的。”王元龍穿著一身員外裝,擺手道。
王元龍自從在《大涼山恩仇記》裡,演過還算是個重要的角色後,戲路是徹底衰落了下來,一直都在演些小配角。
這次在《天仙配》裡,王元龍演反派一號傅員外,算是最近他演的最重的一個角色了。
“要說,還是你們這幫年輕人做事好,有衝勁,無所顧忌。”王元龍瞧著周圍一圈忙碌的人,羨慕道“不像其他人,做個事還陰陽怪氣的說些。”
“其他人?”楊秋疑道。
“嗯!”
王元龍點了點頭,又瞧了一眼周圍,壓低聲音道“你千萬看好你的公司,可彆讓讀書會的人鑽了空子,就算鑽進來了,也得儘快弄走。”
“……”
這話說的……就是他不說,楊秋也不敢在自己公司裡搞什麼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