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七十載!
傍晚時分,青山道華達片場。
張善昆送走了一個來投劇本的導演,便拾掇著東西準備回家。
雖然已經決定了重開新華,但遠東的名義下還掛著兩三部電影,有的正在拍有的已經拍完但沒有上映,即使遠東和新華實際上都屬於他的公司,但這個交接關係也必須理清楚。
所以最近這幾天他都有些忙碌。
一路收拾著,他打開公文包,把剛剛那個導演遞上來的劇本,順手放入了包內,打算帶回家去讀。
終於收拾完畢,張善昆拎著公文包最後檢查了一遍,見著沒什麼遺漏,便轉身朝著門口走去。
隻是剛走到門口,張善昆忽然頓了一下。
停下來想了那麼兩三秒,張善昆猶豫了一番,卻又回過身來,走到書桌前打開抽屜,隨手拿起一個劇本,放入了公文包內。
靜靜的,張善昆環視了一番周圍。
這次終不見漏掉了什麼,他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拉開門就行了出去。
路過新舞台戲院門口時,卻是一陣人聲鼎沸,張善昆還以為是哪部新片上映了,結果仔細一看,卻是《滑稽時代》的不知第幾次重映。
說來也有意思,即使重映後製片方的分成大部分隻有一成,但在這個沒有網絡和盜版的年代,這一成的收入也異常可觀。
想想去年在美國陷入經濟危機的卓彆林,結果靠著在法國重映《摩登時代》,竟然一下子又富裕了起來。
這在後世簡直不可想象……
也不知這個楊秋,通過《滑稽時代》和《天仙配》的重映,又收入了多少。
不過想想也是可笑,這關家的金國院線小半年來,沒人包底時就放《滑稽時代》,也不知重映了多少次了,上座率竟然還一直不錯。
現在又加上了《天仙配》。
隻是這《天仙配》雖是戲劇,但始終都是國語,連累得金國這家院線也國不國粵不粵起來。
不過張善昆到聽圈裡人提過一嘴,說是這金國的關老爺子貌似嘗到了混合發行的甜頭,正想著還搞一家西片戲院呢。
果然是有錢任性!
張善昆的家離華達片場並不遠,就在英華書院隔壁的東京街,所以一般他是懶得開車的。
一路胡思亂想地走了不過十來分鐘,張善昆就回到了家裡。
掏出鑰匙推門而入,正待換鞋呢,妻子童月涓已經聽見響動,從廚房裡走了出來。
“回來了,餓了麼?”
“有點。”
“張媽煲了碗仔翅,我去給你盛一碗。”
“好。”
換好了鞋鬆了鬆領口,隨手把公文包放在茶幾上,張善昆去著洗手間洗了一把臉,總算感覺自己清醒了不少。
出來時,童月涓已經坐在了沙發上,茶幾上正放著一碗碗仔翅。
都是老夫老妻了,張善昆也不客氣,隨即坐在了童月涓身邊,端起碗就呼哧呼哧的吃了起來。
童月涓看著好笑,輕道“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粉絲嘛,又不是真魚翅,這麼吃才夠味。”張善昆呼嚕兩下就將一碗碗仔翅吃得乾乾淨淨,接過童月涓遞過來的手帕一邊擦嘴一邊道“不過彆說,這東西還挺好吃的。”
“好吃那叫張媽明天再給你做。”
“行,咱們也天天‘鮑生魚翅’。”張善昆調侃了一句,往著沙發上一靠,忽然問道“對了,李瑛的那部新片《玫瑰花開》票房怎麼樣?”
童月涓拿起碗筷,一邊往廚房走一邊應道“還算不錯。”
“不錯?”
“評價和上座率起碼比他以前的片子好了不少。”童月涓的聲音從廚房裡傳了出來。
“嗬嗬,好是肯定的。”張善昆冷笑一聲,大聲道“錢都用到了實處嘛。”
童月涓擦著手從廚房走了出來,白了他一眼,道“這話你可不能在外麵瞎嚷嚷。”
“嘿,行了,不說不說。”張善昆無奈地擺了擺手,揉著脖子道“過兩天,把這片子拿到邵氏去賣了,然後儘快把六萬塊本金給嘉禾的楊秋送去。”
“好。”
“唉,你說楊秋這小子,投資占大頭卻什麼也不乾,什麼都扔給我們遠東,也真是……”
“這是給人家孤兒寡母做的慈善嘛。”童月涓小駁了一句,坐下來道“楊老板肯出錢就不錯了,還要怎樣,聽說他現在還一個勁地請人家母子拍戲呢,真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