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能在做了以後沒讓這些權貴反彈,便是莫大的成功。
基於這一點,淩不語推測出端木崇肯定有土改的打算,隻是礙於情勢不得不暫時隱忍。
土改以後隨之而來的還有稅改,將是更大的變動,端木崇可以說是極為理智了。
他才敢在策論中提到均田製,將土地按照地理位置、人口等因素進行分配,確保分配的麵積相等或數量合理,或是像南北朝那樣按男女分配。
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就施行授民以田,15歲以上的男子授田40畝,女子20畝,除此之外北魏政府還給予桑田,種植三年以後就可以變為世業田,可以傳承給後代繼續耕種。
淩不語將這些全部寫入策論,大膽了一把,結果他押中了,端木崇指他為狀元!
“其實就算曹陸不攔你的路,你真進了翰林院也難以為繼,遲早要被清理掉。”
端木崇說道:“你所論述為世家大族不容,考官可都見過你的文章,不是誇誇其談,你所表述竟是要動真格的一般,豈能不讓人忌諱。”
“不過有些人尚未動,卻讓曹陸為了姻親利益將你拉下馬,朕尚在想如何保全你,成了。”
“你不入朝堂,於你,於朕都是件好事。”
“貴族婚事裡麵的玄機大了去了,若是能合理妥當地處置,能影響朝堂格局,朕思來想去,先推你入官媒所,其後再做打算。”
端木崇突然話鋒一轉:“朕也知道你們在抱團取暖。”
嘩啦一聲,淩不語腦子裡巨響,但隨即釋然,李拜等人在此處暗中集會都能被龍衛發現,自己被皇帝關注,定會將自己的底細查清楚,淩家背後的事情還有什麼查不到的。
他們一直在盛京城活動,更是在皇城腳下,想查,容易。
否則也不會有山高皇帝遠這句話了。
“陛下,雖時隔六十年,先皇與先祖父都不在人世,但罪臣之後四個字猶如我們身上的緊箍咒,緊得我們喘不過來氣,小民還好,小民的父親與祖父的經曆更深。”
“當年曾經一起起事的罪臣之後都度過很長一段煎熬的日子,除卻彼此,無人敢接近。”
“在那樣的情況下不得不走向彼此抱團取暖,在這世道謀一條生路,小民得中狀元,曾讓他們燃起過信心,或可以扔掉這道身份好好地與這個世道融合,可惜……”
“若說沒受打擊是不可能的,但如今他們也有自己的生路,或從軍,或經商,或教書育人,或是擺攤做點小買賣,也有租了大人們的職田好好種地的。”
“雖托先皇仁慈保有我們的良籍,但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從事與過往身份不同的行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