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公子,”程遠說道:“在下曉得淩公子高義,也曾為景大人鳴不平,同為讀書人,在下隻盼淩公子能再為景大人出麵,麵見陛下,為景大人申冤啊!”
淩不語不說話,是啊,都曉得他有禦賜腰牌,能入宮麵聖,程遠自然也該知曉。
畢竟如今也算是鄰居,他們把自己基本的情況摸了個大概。
這真是臨街看出戲還把自己扔進去客串,順帶著有角色。
“你們當街遊行固然是為了景大人喊冤,隻是眼下盛京城局勢未明,你們隻是學子,也要學會自保,要知道刺殺陛下與景大人的元凶並未確定。”
淩不語這番話說得懇切,程遠卻沒想到得到這樣的答案,魏嫵也在一邊說道:“若是幕後之人厭極了景大人,說不定會遷怒於你們,引來不必要的禍端。”
“你們的聲音百姓都聽到了,景大人若是知曉也定會欣慰,但不會盼著你們涉險,程遠,你我相識一場,我不想看著你們身入險境,景大人也盼著你們高中。”
淩不語看著沉默不語的學子們,他們還太年輕,容易氣血旺盛,殊不知他們的熱血也容易成為敵人的工具,現在連他和皇帝都不好說是誰出手要殺景泰。
刺殺皇帝的真凶其實早有結論,隻是皇帝故意沒有放出結論,也想攪一攪這渾水。
北安國不是心懷不軌嗎?不是想看著元昌朝堂紛亂?他便順水推舟!
眼下唯一不明的刺殺案隻有景泰這一樁罷了。
這幫學子的確是好用,不論古今都能成為最容易行動的一份子,但過猶不及。
淩不語不想程遠等人落入心懷不軌之人的視線中,便說道:“你們的聲音城中百姓都聽到了我,應允你,一定會進宮向陛下陳言,勢必要找出幕後真凶!”
“多謝淩公子!”程遠忙舉起雙手行禮,身後的一眾學子都附和著他的動作,齊齊作揖。
程遠轉身,又向著自己的同窗施禮:“多謝諸位。”
這就是要散去了,淩不語心下一鬆,目送這幫學子離開,身邊的魏嫵說道:“程遠這人是個有誌向的,他日若能高中,也不枉景大人培養他一場。”
“過於剛直了些,不過能理解,”淩不語說道:“多少人踏入朝堂後就忘記當初的赤子之心,程遠本人的才學不錯,若真能高中也不意外。”
這裡畢竟人多,因著程遠挑出淩不語身份的關係,不少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
也有不少人對這幫學子的作為持不同意見:“樹大招風,現在景大人生死還不知道,要是活過來了,陛下要重用,這幫學子又站在他一邊,得讓多少人心裡不踏實。”
“這還沒有提拔就招人嫉恨,這條命能不能保住還要二說,也不知道人怎麼樣了。”
景泰出事的消息是傳得沸沸揚揚,就是沒人知曉景泰現在傷情到底如何,人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