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者並不衝突,互相成就,這景泰真是個妙人啊,聶正真是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寧國公立馬說道:“臣覺得可行,不過右相大人,這學院應該定為何名?”
“廉正院。”景泰毫不客氣地說道:“既是要讓百官奉身廉守,不如就叫廉正院,日後百官定期學習,省得為官久了不知道本職為何,如何清正。”
“好極!”端木崇顯然不知道景泰還有這種好法子,這一下子說到他的心坎裡,立馬說道:“刑律要再改,廉正院也要設立,此事就這麼定了。”
刑部尚書和柳韶峰對視一眼,便也退下了。
景泰這一建言讓皇帝龍顏大悅,作為舉薦人的聶正也臉上有光,坐得更筆直,要沒有他舉薦,景泰還在嶺南那鳥不拉屎的地方熬著呢。
這事皇帝是開心了,淩不語朝左右一看,可有不少人笑得僵硬。
此舉對管措百官是件好事,被管製的人心情哪能好?
交代完了這件事情,端木崇又一揮手,方公公立馬呈上一物,淩不語離得遠,看不太清楚,直到皇帝開口才曉得這是福壽膏的樣品,僅留的一樣。
除了他以外,殿中坐著的人都不知道這玩意的由來,皇帝說道:“此物是西洋人帶上岸,險些混淆視聽,幸好我們狀元郎精通西洋文,也曉得這西洋物件,此物乃是禍害。”
“此物能令人上癮,服食過多則暴亡,比五石散更害人不淺,爾等今日知曉,以免那幫西洋人卷土重來,諸位不知上了他們的當,此物萬萬不能在元昌盛行。”
“元昌建朝起就禁止吸食五石散,此物既比五石散更毒,沒有不禁之理,這也足以證明這幫西洋人其心不正,今日讓諸愛卿認認,省得他日著了這幫西洋人的道。”
殿內一下子轟然,在場接觸過那幫西洋人的官員極少,更不知道貨物的詳情,如今這事實一挑出來,就如同被人在後腦勺敲了一記!
一群不知道來曆的西洋人懷有禍心,而他們險些被瞞天過海,事後一想汗毛倒豎。
而互市監的那幫人更是汗毛倒豎,市舶司更是被直接點名:“爾等上來好好認認,以免日後擺到麵前也不認得。”
船人上岸以前過的第一關就是市舶司,那市舶使趕緊帶著所有官員上前仔細辨認,並且聞了氣味,皇帝這才滿意:“眾愛卿可是明白了?”
紫宸殿裡響起整齊的回應——“臣,明白。”
端木崇這才擺手,方公公便拿出準備好的火鍋上前,將那東西扔進盆裡,當場點燃焚毀。
這最後一塊樣品也隨之消失,不複在元昌存在!
淩不語是不得不服氣的,本以為這些東西早就揮之一炬,皇帝還留了樣本給臣子們做普及,早日防範,就這格局才像做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