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鑫離開日月島時,曾讓老丁去對庫存的那些火藥進行配方的改進。
硝、硫磺、炭,這三樣為人熟知的主原料,經過一定比例的攪和,便是此世所用的黑火藥。
隻是這個時代,火藥的威力雖然比前宋時大有改進,但依然還是沒摸到最佳的配方。
即使到了明末,硝一兩、硫磺一錢四分、柳炭一錢八分,依然也不是最佳的配比。
甄鑫雖然製造不出威力更大的黃火藥,但是調製出威力最強的黑火藥,還是勉勉強強能做得到的。
無非是用最精密的測量工具,進行不斷的試驗。當然,最重要的是,還得需要一個不怕死的老丁!
火藥在任何朝代都屬於違禁品,再有天大的能耐也買不到。但是主材料所用的硝可不是。
甄鑫讓高寧去找她爹先要一船過來,同時在瓊州尋找硝礦。並且趁著日月島統一改造公廁的機會,還能天天刮下不少。
至於炭,就更簡單了。無非是檢驗用哪種木材來燒,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至於硫磺,比例最少,隨處都買得到。
軍工學院以及軍工研究所,被安置到維京島。趁著徐夫人還在廣州,甄鑫給了老丁一個“軍工學院院長”的名頭,將其趕回維京島,重點進行火藥的研發與生產。
同時,還給了他另外的一個任務,就是火炮的開發!
後世許多的史書上,為了對火藥發明地進行佐證,把火槍的發明提前到了宋朝,把火炮的發明提前到了宋末元初的戰爭。
宋時確實出現一種名為“突火槍”的火器。但是,這種突火槍不過是往竹筒裡胡亂塞點粗製濫造的火藥。與其說是火槍,不如說是可以嚇唬人的大煙花。
而且,戰場上點燃這玩意,不僅殺不死敵人,反而經常會把自己給炸傷。因此,突火槍出現沒多久,便消失不見。
至於火炮,說來也是可笑。
元軍攻打襄陽時,利用回回炮的威力,向城內投擲裹著火油而燃燒的石彈,卻被當作是火炮來看待。
一個是“炮”,一個是“炮”,字麵意義上便可作區彆。
後世倒是有出土元末明初時的銅製“碗口銃”,至於從哪傳到哪,不好說。
起碼這個時候,甄鑫還沒有說有火炮這東西。
火炮的製作理論上不難,解放戰爭時期,連粗製的鐵皮桶都能發射火藥,更何況現在銀兩不缺的甄鑫。
無非就是如何鑄模,並將炮筒內壁儘量地磨平,以減少摩擦並儘可能的防止炸膛。
對於老丁這樣的既有力氣又有能力還有膽子的熟練鐵匠工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
於是,老丁便帶著甄鑫勾出的幾張草圖,挑幾個老實的少年,肩負著甄鑫沉甸甸的希望,回維京島赴任而去。
一起受過審,一起蹲過牢,一起判過刑,還一起上過船……隨著甄鑫一起被“流”到臨高的人犯,本該與甄鑫有著堅定的友情,可是看似同樣的人卻有完全不同的命。
馬青仝與熊二被趕出海,去撒網尋找屬於他們各自不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