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抽回了短劍,而總管盼也隨著我抽劍的力道而滾落在一旁,他捂著肩膀哀嚎,再也起不來。
“你叫欒?”低著頭看著她。
她捂著胸口,驚魂未定地點了點頭。
“這倒是像個男子的名。”我喃喃道。
“公主說什麼?”她細聲問道。
我笑著搖了搖頭道“你比那力拔蓋世的男子還要厲害,我要謝謝你在我父親危難時,挺身而出。”
“奴婢惶恐。”她作勢又要拜。
我站起身,連忙將她拉了起來,環著她的肩膀,抬起沾染了血跡的短劍,指著屋內跪在地上的奴婢問道“你且指一指,哪些個人是總管盼的心腹。”
欒受寵若驚地佝僂著身子,抬起手隨著我的短劍指過的地方點了幾人。她本就比我高,卻窩著身子遷就我的環抱。
“就是這些,腰間佩戴著玉鉤的人,自國君離開後,盼便接了老茶,被衛姬夫人欽點為內侍總管,而後盼便收受賄賂,在內侍之中結黨,將宮內攪弄的烏煙瘴氣,而那些甘願成為他爪牙的寺人,盼便讓他們帶著玉鉤以便於區分。”
我翻著雙眼,看向趴在地上痛哭流淚的總管盼,原來是趙南子欽點的內侍總管,怪不得這般囂張跋扈,這般阻止太醫來救父親與娘親。
此時的外堂,忽而傳來了嘈雜的聲響,我緊鎖著眉頭,心想著,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夜晚,恐怕是沒歇息的時候了。
我才要吩咐百裡肆出去看一看,是不是媯燎出事了,聞聲卻見連接外堂的廊子上卻站滿了人。
我隔著雕花木門,望向門外的剪影,心想著可不會是方才那些被網住的旌陽兵造反了吧?
將欒拉在身後,持劍向前走,卻被突然闖進的一位精瘦的男人嚇了一跳。
他腳步飛快地走進了門,之後“呯”的一聲跪在了地上,朝我拜禮道“臣恭迎公主回宮,公主回來了,那些奸佞之人便能得到懲罰了。”
我的耳後,傳來了細微的輕聲慢語,這聲音告知我,跪在我麵前的人就是太醫賀。
我低頭回眸,又見那雙燦若星河的雙目,我笑了笑,也點了點頭。
“賀快請起,如今陳宮皆被濁氣所汙,能有賀如此清明的人在,倒是能淨化這一灘汙水了。”我俯身上前,將他扶了起來。
“公主莫要這樣說,君者治國,醫者治病,宵小猶如肌理之惡毒,不肅清,欲恐益深,不治,人將死而國亦將亡。”太醫賀的聲音鏗鏘有力,更是使人震耳發聵。
此時麵相外廊的八扇雕花木門被打了開,門後麵整整齊齊地站著三排身穿朱褐色,繡著百草紋太醫,太醫的身後站著的是身穿白衣,朱褐色裳的醫官,醫女等人。
我望著著浩浩湯湯的隊伍,驚的說不出話來,難不成這太醫賀將太醫令的人都請來了勤政殿?
我震驚地側過頭望著他。
“臣鬥膽,破釜沉舟攜太醫令所有太醫,醫官與醫女,前來勤政殿,誓死抵抗宮內佞幸小人,救國君與夫人。”許是他見我眼睛瞪得太大,認為我發了怒,連忙俯身跪下解釋道。
“公主莫怪,都是奴的主意,是奴慫恿太醫賀帶著太醫令的所有人來勤政殿的。”門口走進來一個年過半百,身形傴僂的男人,他身穿灰藍色廣袖宮服,與總管盼的服製似是相同。
我猜他應當是父親身邊的內侍監老茶了。
“不怪,不怪,我何時說要怪罪太醫賀了,老茶放心,我知你是想要救父親和娘親,又怎會怪罪你呢?”
我這一晚上扶人扶了太多次數,累的腰酸背痛,連忙喊著跪在我腳下的小忠,讓他上前將老茶扶起來。
小忠得令,倒是不再像方才那般害怕,靈巧地站起身,退後到老茶身邊,將他扶了起來。
“公主還識得老奴,真好。”他用袖口拭淚,心有慰藉。
“忠心於我陳國,忠心於我父的人,我都會記得,還有而今的各位,冒死前來相救我父與母,如若我今天敗了,爾等便是荒塚深埋,此等舍命之忠義,受我一拜。”我依著少時淨慧師父教給我的大禮,朝著這些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誓死抗佞幸,忠魂保國君。”外廊上,太醫令的所有人齊齊下跪,異口同聲地震耳欲聾。
我垂著頭緩緩地露出了微笑,而後直起身,劍指總管盼大聲道“來人,將他拉出砍了。”
“還有衣帶上掛著玉鉤的那些寺人,也一同砍了,讓他們在地獄之下,好好相聚。”
屋內哭聲四起,方才被欒指過的那些個總管盼的同黨,全都被拖了出去,就連趴在地上,一直哀嚎的盼也被連拖帶拽地拉了出去。
“公主,您今日才歸,可否不要這樣大動乾戈地殺人?”欒小心翼翼地在我耳邊試探。
我回頭,斜眼看她,她受驚連忙跪在了地上。
“你這姑娘倒是有趣,他們之前那樣對你,你現在倒為他們求起情來了。”我將青銅短劍收回劍鞘之中笑著說道。
“她不是在為那些人求情,她是為你在求情。”一直不說話的百裡肆突然開口道。
我歪著頭,饒有興趣地看著他,不明白他這話的意思。
“公主首歸,軟禁了嫡母,在勤政殿留宿外臣,而後大動乾戈殺內侍,這三點足夠明日朝立議事之時,那些宗親與公卿以來詆毀公主了。”百裡肆道。
“方才在勤政殿前殿,那五個都被抓了起來,哪裡還能有人出言詆毀。”我摸著下巴,在看著百裡肆與欒二人之間來回掃視。
想著方才百裡肆那廝還因我驅使他為欒請醫女,現在倒是與她並肩來說服我了,這人倒是隻認理不認人。
想百裡肆這樣的秉性,也不知父親平日裡受了他多少欺負。
我這邊與百裡肆說著話,太醫賀與其他的太醫已經輪番在給父親與娘親診病了。
由於方才父親與娘親都服了藥,現在二人情況都有好轉,不過娘親的病,除了內虛,血虧,氣短,驚厥,太醫是診斷不出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