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哈萊姆區風波_勝訴才是正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勝訴才是正義 > 第178章 哈萊姆區風波

第178章 哈萊姆區風波(1 / 2)

勝訴才是正義!

這天四個人又圍在桌子上吃飯。

一道不放醬油,純靠炒糖色的紅燒肉作為主菜,讓三個家夥吃得都不願意說話。

或者說恨不得每人有兩張嘴,一張用來吃,另一張……還是用來吃……

愛德華倒是無所謂,一邊喝著啤酒,心裡嘀咕“這年頭沒法給你傳授教員的屠龍術,也隻能用毛氏紅燒肉來征服爾等的腸胃了”

一口肉一口酒,再看看電視新聞,小日子過得滋潤,他正琢磨一會兒酒足飯飽後,是不是找梅根去消消食,還是找艾麗西亞去談談人生和理想……

“嘿,嘿,嘿”他叫了起來“漢森,該死的彆吃了,給我留點,快看,快看,你的活兒來了……嘿嘿,嘿嘿,我沒騙你,快看!”

三人頓時齊刷刷放下筷子。

是的,一個黑大個,兩個白皮,三人把筷子使得爐火純青,如果給個銀筷子絕對能夾起鴿蛋的那種。

是的,這都歸功於愛德華廚房與餐廳的暴君。

擁有絕對的權威,任何敢於反抗的人都將會遭到無情而殘忍的痛擊。

他堅持一個觀點,吃中餐必須用筷子。

否則就是不貞潔的異端,對於這種異端雖然不會送到火刑架上去。

但愛德華大廚也有自己的解決方案。

某次,三人組少見的成立統一戰線,堅決要求捍衛自己使用刀叉的自由,並且憤怒的聲討愛德華的筷子霸權,認為用美食硬推筷子是不人道的沙文主義,屬於強加於人的強盜邏輯的客觀實踐,與合眾國建國先賢的思路理念不合,必須用最合適的方法予以反抗。

所謂的最合適的方法就是,東西照吃,但要求使用任何可以使用的餐具,以確保公平無歧視,這是民權運動在餐桌上的重大進步!

並表示要寫文章發到《哈佛法學評論》上去。

愛某人雖然能說會道,在法庭上強詞奪理嗆死對手都是小事,但麵對三個自己的同學,也隻能乖乖敗下陣來。

三個臭皮匠就能打敗諸葛亮,那臥龍先生的立方肯定完勝孔明不是?

能打敗魔法的隻有魔法

能讓律師閉嘴的也隻有一起讀出來的同學(們)。

隨即,他氣氣哼哼的進了廚房。

三人擊掌慶賀,弱勢(飲食)文明麵對強權終於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半個小時偶,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某人端出,李鴻章雜碎,左宗棠雞,炸春卷,酸甜咕咾肉外加長湯短湯各一。

並且某人還帶著來自地獄的笑容“親愛的,為了保持你們文明的純正性,我在所有的菜裡都放了大量的味精,嘗嘗看吧,用刀叉隻配……哦……不對……就該品嘗這種垃……美味……”

此刻,他們才知道,在絕對的壟斷優勢麵前,嘴皮子終究是靠不住的。

含著眼淚吃完味精大餐後,再也不敢在愛德華麵前賣弄小聰明,都乖乖的學起了筷子功夫來。

隻是,後續的事情讓愛德華完全沒有想到漢森靠這手又睡到了好多姑娘,他的邏輯倒也簡單“嘿嘿,漂亮妞兒,看看,看看,這是筷子,兩根小棍兒涉及到了複雜的杠杆原理,但你看,我一隻手就能搞定,你該明白我手上,確切的說手指上的功夫有多了得了吧?”

卡爾·賴特也以展示零活的手指功夫而收獲了不少“真摯的愛情”,以至於有人覺得他簡直可以去當指檢醫生了。

總之,就和這個亂七八糟的年代一樣,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在愛德華周圍不斷生根發芽。

回到電視節目上,“這裡是fake?nes,我是記者梅根。現在我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報道一件駭人聽聞的暴行。”

這下彆說專業示威者漢森,就是克裡斯也被吸引了,事情和後者倒還有點關係,他那些黑皮膚的同胞是最大的嫌疑人。

事情是這樣的。

大都會博物館打算舉辦一個哈萊姆區曆史藝術展覽。

狹義的哈萊姆區位於上紐約市的上曼哈頓。

西邊是聖尼古拉斯大道和晨興公園東麵的第五大街;南部到中央公園北側。

而大哈萊姆更涵蓋了附近其他幾個社區,並向西延伸至哈德遜河,北至155街,東至東河,南至馬丁·路德·金街林蔭大道和中央公園東96街。

最初是由荷蘭人在1658年建立的村莊,並逐漸發展成一個城鎮中心,要知道哈萊姆本身就是荷蘭的一個地名。

在米國這種城鎮曆史比國家長的現象非常多,尤其是東海岸靠近及新英格蘭地區。

這也使得,本地居民雖然忠誠於合眾國,但對自己周圍的小環境更有感情。

和他們講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乾是沒用的,他們隻知道,在誕生聯邦政府之前,自己的祖先就已經在此定局,並開始屠殺印第安人了(劃掉)。

哈萊姆的區的曆史由一係列的經濟興衰周期所定義,每個周期伴隨著重大的人口變動。

在19世紀,哈萊姆主要被猶太人和意大利人所占領就像現在的波羅公園一樣。

但是在20世紀的紐約人口乾坤大挪移徙期間,黑人,政治正確的說法是非洲裔美國人開始大量湧入。

在1920到1930這十年裡,哈萊姆中部和西部是所謂哈萊姆文化複興的中心,也是nr音樂繪畫的發源地,當然少不了屬於行為藝術的零元購。

這一切,誕生於米國各地,在哈萊姆區茁壯成長,然後再次想全米擴散。

隨著29年華爾街崩盤帶來的大蕭條,期間大量破產的工廠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約市的去工業化,當地居民的失業率達到驚人的25,犯罪率和貧困率顯著增加。

自然而然的,原來的常駐人口開始大規模搬離,雖然他們也是窮人,但都是漂洋過海來到新大陸討生活的,小毛小病不少,但勤勞肯乾是必須的,所以多少也積累了點財產。

但家底再厚,也經不起反複的零元購折騰。

就這樣這個區域從荷蘭人猶太意大利人黑人,完成了自己的人口轉化。

實際上這是地域非常狹小的區域,從政治上說隸屬於紐約州國家第13選舉區是麵積最小的國會選區。


最新小说: 俗世謫仙 至尊渣男:為兄弟消費,萬倍返利 哥,塌房不是入土,乾點陽間事吧 開局被欺辱,我覺醒係統殺穿高武 彆人打網遊,我拿係統刷現實 異界共和之路 這個收容物會放凋零風暴 重生2000,滬上大佬寵上癮 趙二虎的逆襲人生 靠趕海起家,校花反過來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