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也加深了他的憂慮。
原本他以為這個案子就算是打到最高法院,己方也是勝算極大。
可現在……
參議員瑟蒙德老爺打先鋒,想儘一切辦法從各方麵來攻擊方塔斯。
不但到處去抓他把柄,並且有更加不要臉的套路。
比如,方塔斯在《深深的喉嚨》案子中旗幟鮮明的表示,憲法保護成年人在關上門的電影院的權力。
如此讓這群南方衛道士暴跳如雷。
瑟蒙德老爺想了個缺德主意,他搞到一批毛片,然後在參議院開會的短暫休息時,當眾播放!
根據方塔斯的觀點,這並不違反法律,參議院裡都是成年人,然後開會時是關著門的。
如此也就算了,民主黨的媒體刊物將此行為稱之為“方塔斯電影節”並且各種造謠汙蔑帶節奏,硬說方塔斯和展播影片中的一位基佬演員有著超乎異常的關係。
當然瑟蒙德老爺發動的這場突襲沒有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製裁,而方塔斯麵對這些汙蔑也隻能忍氣吞聲,畢竟他還想圖謀首席大法官的位置。
……
最終在參議院的投票過程中有十位共和黨議員讚同此議案,但卻有12個民主黨參議院投了反對派毫無疑問都是所謂的南方民主黨人。
甚至時任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的詹姆斯·奧利弗·伊斯特蘭直接告訴約翰遜“沒有人一個人像他那樣受到廣泛的惡評”。
作為民主黨參議員中的重量級人物,對自家總統這麼說話可謂是大不敬了。
但如果了解詹姆斯·奧利弗·伊斯特蘭基本履曆的話,又會覺得他這麼說顯然已經很克製了。
這位老爺出生於……咳咳……密西西比州,他父親……咳咳咳咳……是個棉花種植園主……
成年後一邊當律師,一邊……咳咳……繼承了家族產業……在他的努力下,棉花種植園擴張到了6000英畝,想想看得有多少人在裡麵摘棉花啊。
林登約翰遜曾經這樣評價他“伊斯特蘭可能正站在密西西比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洪水之中發表演說在共產黨的幫助下,nr造成了這場洪災!”
這些家夥隨著尼克鬆的上台又再度活躍起來,雖然他們也做出了某種程度的讓步,比如不再堅持黑人屬於次等種族,但其保守頑固的作風開始彌漫在華盛頓的上空。
方塔斯大法官及這樣成了祭品。
顯然保守派這次借著尼克鬆上台的反撲勢頭凶猛而強烈……
瑟蒙德老爺們吃準了民主黨的步驟,隱忍不發,然後突然出手,乾掉一個自由派大法官並且獲得首席大法官的提名權。
應該是這是老於權謀的約翰遜犯下的最大的錯誤之一。
他的一舉一動全在對方意料之內,並且有針對性的作出了反擊。
順便說一句,參議員對總統提名的大法官進行認可的時候,有兩種方式。
一種就是投票,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需要的票數也不同,從簡單多數到23都有,這也是現代民主政治應有的模樣。
第二種則充滿了古典政治浪漫色彩,鼓掌通過,在聽證會後,會有專門的程序來確認大家的態度,如果大家覺得都ok的話,那麼可以不投票,全體熱烈鼓掌代表一致同意。(當然了,這都是事先勾兌好的。)
很有意思的是,方塔斯大法官是米國曆史上最後一個以“熱烈鼓掌”方式通過參議員認可的大法官,之後所有的大法官都必須經過投票來確定,哪怕是出現9x:x這樣的高票通過,也不會再有鼓掌許可了,這也側麵說明兩黨的黨爭越發白熱化,雙方都開始不顧體麵不要臉了。
另外就是,由於共和黨這手漂亮的狙擊,從此首席大法官都是保守主義者,一直到愛德華穿越前都是如此……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比較陰謀論的解釋,沃倫實際上是和共和黨玩了個雙簧,畢竟他本人是共和黨人,雖然在司法自由上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得看到六十年代中後期合眾國國內愈演愈烈的暴力運動和民主革命和他的司法放寬多有關聯,這個時候作為一個愛國者,也許心中會有彆的想法。
於是和共和黨暗通款曲,來了這麼一手,直接讓保守派獲得在最高法中增加兩個席位,以此來遏製近乎失控的國內運動……
邏輯上合理,但沒有任何證據……
真才是政治所應有的模樣啊……
華盛頓的的這潭渾水莫斯科要更深更冷,能從中摸到魚的,比如瑟蒙德老爺這樣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客。
愛德華之前那些舉動和瑟蒙德老爺比起來,真是螢火與皓月爭輝了。
他覺得身上有點發冷,寒意從心底慢慢升起,這來自華盛頓上空的寒流已經開始向全國彌漫了。
科德角是夏天的度假勝地,但現在啊,愛德華一點都沒有度假的心思。
他和露絲伯格已經儘力了,這個案子之後的走向已經不是他所能猜測的了。
越想越煩。
內心發冷,但身上卻燥熱起來。
他左右看看沒人,索性一橫心,把衣服給脫了……
“去他媽的的!這破官司老子不伺候了還不行嘛!”
“不行……”另一個聲音在他腦海內響起。
“我td的一分錢都沒拿!就出了這麼多力!ac就是再尼瑪黃世仁,也不至於找我麻煩吧!!”
“你雖然沒拿錢!”腦海中另一個聲音冷冷道。
忽然這個聲音的語氣變得猥瑣起來“但是有人可以拿啊!”
“有道理啊!”愛德華瞬間被自己說服了“看來還要繼續努力啊!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