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顯似乎也明白楊欽的意思,問道“太子之意,招安其中一股漢州水賊?”
楊欽點了點頭“父皇英明,兒臣正是此意。”
說白了,就是反間計。
漢州水賊一共三股。
反正彆管兩股,三股,還是多股,隻要不是一股,就不可能一心。
哪怕真的是一股,上下之間也未必會一心。
反間計,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楊顯點了點頭“反間計確實可行。”
忽然,楊顯似乎想到什麼,問道“消息中,並未提及計三六,朕頗覺奇怪。”
“太子,計三六莫非出了什麼意外?”
楊欽微微一歎,拱手道“啟稟父皇,兒臣亦是剛剛得到消息,計三六突然失聯,並未到達漢州。”
“不然,漢州或許不會有此一敗。”
“兒臣得知計三六出事之後,立即便親自前往計三六府上,發現其府中已經空無一人。”
“經過兒臣搜查,府中並無淩亂,應該不是受人劫持。”
“爐火尚溫,其家人應該是剛離開不久。”
“兒臣命人畫出計三六長子頭像,在雒陽四門嚴格盤查,並無發現其出城。”
“兒臣出於謹慎,又派人分出四門,沿官道而去,亦無其家人蹤跡。”
“故而,兒臣懷疑,有人持計三六手書,接走了其家人。”
楊顯微微皺眉“太子,你之意,有人暗助漢州水賊?”
楊欽說道“也有可能是漢州水賊所為,兒臣不敢妄言。”
楊顯怒道“若是有人暗助漢州水賊,此人該殺。”
“若是漢州水賊所為,必然是有人向其通風報信,此人亦該殺。”
“太子,朕命你務必將此事調查清楚,漢州之敗,絕不能如此稀裡糊塗。”
楊欽立即拱手道“兒臣遵旨。”
楊楓暗想,通風報信的人,就是我,可惜你不可能拿到證據的。
楊顯又看了楊楓一眼,問道“楓兒,此事,你如何看?”
漢州隻能休戰,楊顯同意了楊欽的反間計,按說這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沒想到楊顯突然又問他的意見。
楊楓飛快地思考了一下,拱手道“啟稟皇祖父,孫臣以為,父王之計甚妙,可行。”
楊顯好氣又好笑“楓兒,朕並非問你此計是否可行,而是問你,漢州之敗,你如何認為。”
想滑頭卻沒滑過去,楊楓隻得回答道“啟稟皇祖父,孫臣認為,此事之關鍵,在於殺俘。”
“若劉長青未阻止楊柏,可誅殺此人,以慰兩萬將士之亡靈。”
“以孫臣對楊柏了解,若劉長青出言勸阻,楊柏絕不會乾出殺俘之事,其後必有原因,可深查之。”
楊顯眼神中儘是讚許之色,點了點頭“楓兒之言,與朕所想,不謀而合。”
剛才這個問題,其實是楊顯故意考驗楊楓的。
兩點。
第一,楊楓與楊柏有過節。
此事,牽涉到楊柏,而且很關鍵,楊顯想看看,楊楓能否在看待問題之時,客觀而不是被好惡所影響。
第二,楊楓對楊柏的了解程度。
作為一名合格的王者,就必須要對他身邊的人,不管是手下,還是妻妾,又或者是敵人,有充分又正確的了解。
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