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楊顯的這番話,眾人這才恍然,難怪楊顯剛才會有“博陵崔氏,豈有此理”的怒斥之意。
畢竟,最有可能告狀的人,著實是博陵崔氏。
但是呢,細想一下,博陵崔氏若是真的這樣做了,那就有點傻了。
所以,這事的幕後凶手到底是誰,還真是有待於商榷呢。
楊顯掃視一圈,淡淡問道“這麼個情況,爾等皆已知,不知都是有何看法啊?”
當事人,當然是楊楓了。
不過呢,楊楓卻是微微眯著眼睛,直接來一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一言不發。
雒王楊錚第一個開口了“啟稟父皇,兒臣且不問此事之真偽,隻說此事竟然在父皇六十大壽之日發生,足見此人用意之歹毒。”
“皇室之威信,並非不可挑釁,然須得堂堂正正,有理有據。”
“我皇室之人如許之多,平時之事未必件件都能讓人滿意,未免會有所差池,此並非過分之事。”
“若真是我皇室之人做事有誤,陛下乃為天下,必為天下公而不會偏袒皇室,定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隻是,此人挑釁皇室,卻行此藏頭露尾之事,上不得大雅之堂,其用意之險惡,可見一斑。”
“故而,兒臣以為,明日父皇可昭告雒陽,何人投書,可前往大理寺擊鼓鳴冤,請大理寺斷查此事,以給天下人交代。”
楊錚這番話,明顯是維護楊楓。
但是呢,楊錚又說得在理。
你丫的既然告狀,你站出來啊,匿名算什麼事啊。
若是大楚國人人都跟你一樣,匿名亂告,官府又必須受理的話,天下豈非要大亂了。
楊錚的話,直接引出了一個思想,對方不懷好意,故意針對皇室,挑釁皇家尊嚴。
在場的人,基本上可以分為三派。
第一,維護楊楓。
皇帝楊顯,皇後獨孤氏,以及雒王一係,沁陽公主一係。
第二,中立派。
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整個就是看熱鬨的。
第三,跟楊楓作對的。
自然是東宮一係。
隻不過,楊柏不敢,楊鬆奸詐,而楊欽夫婦又因為漢州之事,不方便對楊楓發難。
所以,今天的局麵呢,整體還是挺和諧的。
隻不過,結果如何,才能決定最後的打臉情況。
楊欽等人自然就是等著這個結果,等著楊楓對此事有個交代啊。
你丫的,上一次玩得很高明嘛,婢女投軍,把崔廣州和崔景哲全都玩到陰曹地府去了,讓博陵崔氏大大丟了一個顏麵,更是實力大損。
這麼大的事,再次被捅出來了,你燕郡王楊楓得有個交代,皇帝也得有個交代吧。
當然,崔廣州和崔景哲是活不過來了,但皇帝可以再敕封崔家的人為官,進入權力樞紐。
對於楊楓呢,皇帝也得有個處罰吧,至少得免了楊楓的燕郡王爵位。
所以啊,在場的人中,心情最激動的就是楊鬆了。
一旦楊楓丟了燕郡王的爵位,他楊鬆是最有機會上位的。
楊錚的話音落了之後,楊顯又問道“太子,秦王,冀王,沁陽,爾等以為如何?”
一問一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