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讓李霄霆萬萬想不到的是,他的兵馬剛剛登陸的第二天,那些長江水賊就再次來到了,把楚軍剩下的二十艘戰艦全都燒掉了。
李霄霆又驚又怒,卻也隻能是無可奈何。
接著,李霄霆又從倭國得知消息,長江水賊已經襲擊了倭國的所有海港,燒沉了倭國所有的戰艦和運輸船。
也就是說,一旦倭國戰敗,連逃出倭島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李霄霆簡直是想哭。
我特麼是來助戰的,不是來送死的。
且不說能不能幫助倭國擊敗東瀛國,就算是能打勝仗,可李霄霆他們能安全地從倭島撤回到大楚國嗎?
這麼一來,李霄霆就無法淡定了。
打輸了,一定活不成。
打贏了,也不一定能活成。
李霄霆也是戎馬多年,卻是第一次遇到這種進退不得的情況,有點想抓狂的感覺。
既來之,則安之。
司徒南倒是能看得開,勸了勸李霄霆,使得李霄霆暫時安心下來。
安全問題,司徒南自然不擔心。
如果倭國贏了,司徒南可以派人前往海州,通知楊楓,派人接他回大楚國。
如果東瀛國贏了,司徒南就更加不用擔心。
因為東瀛國就是楊楓一手造出來的,是受楊楓掌控的,他們自然會派人護送司徒南回大楚國。
李霄霆的兵馬與本田古樹的兵馬彙合之後,就開始對東瀛國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隻不過,李霄霆牢記著楊欽的叮囑,並不直接參戰,隻是為倭國助勢。
但李霄霆不知道的是,高句麗國的兵馬也到了東瀛國,並換上了東瀛國士兵的服飾,冒充東瀛國的士兵。
當然,真正在前線作戰的,依然是倭人。
倭國與東瀛國,各有援軍來到,但援軍都沒有直接參戰,是以倭島的這一場內亂,依然還是倭人在內鬥不已,死傷越來越多。
這也就意味著,蕭奇峰給楊楓出的這個計策,已經失敗一半了。
不過呢,大楚國和大荒國的聯盟,卻已經成功,更是宣告天下了。
除此之外,楊欽又派人出使吐穀渾,取得了大楚國與吐穀渾的聯盟。
這麼一來,大楚國、大荒國和吐穀渾成為盟友,將維部三麵包圍。
而從表麵上來說呢,維部、鐵勒和高句麗國也與大楚國是同盟。
但維部實際結盟的對象,卻是燕州,而鐵勒的金諾大汗和高句麗國的高樹泓王,全都是楊楓指揮的傀儡。
北境的形勢,基本上就已經明朗了。
以燕州為首,維部和東瀛國為盟,基本上算是兩個半國家。
隻不過,燕州的實力極強,強就強在民心和軍心,以及楊楓的練兵有方,還有就是燕軍一直在經曆著戰事。
另外一方,就是大楚國、大荒國和吐穀渾,以及倭國的聯盟。
這幾個國家的聯盟,可以說是以大楚國為首,也可以說是大楚國與大荒國一起主導。
但吐穀渾也不是隨意受人支配的角色,逞勇好鬥,追逐利益,是吐穀渾的最大特點。
尤其是達古銳,比曾經的達路德更甚,絕對是一個戰爭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