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陪同孫堅一同踏入青牛山脈的,還有一位身份非凡的人物——正是那位深受國師器重的苗清風。他的出現,無疑是對孫堅使命的認可與重視。
儘管孫堅手中握有龍脈探測圖,然而至關重要的龍脈具體位置仍舊是個謎團。不僅要準確尋找到龍脈所在,還需辨識出其中的龍眼與龍頭,隻有逐一確認無誤後,才能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換句話說,繪製出青牛山脈的入山路徑圖僅僅是邁出了修真探索的第一步,是最為基礎且不可或缺的準備工作。
伴隨苗清風左右的是一位身披道袍的老者,那老者須發皆白,骨骼嶙峋,透著一股超凡脫俗的仙風道骨氣質,令苗清風對其極為敬重。行走間,苗清風時不時便含笑上前,小心翼翼地詢問“道長可否需要片刻休憩再行?”
老道士微微一笑,捋了捋他那花白的胡須,從容答道“不妨事,不妨事,這段路程對於貧道紅雲而言尚能應對。”
直至午時,紅雲道長依舊步伐穩健,而苗清風則顯得有些吃力。他平素生活在富貴之中,未曾吃過這般辛勞之苦。見其氣喘籲籲的模樣,孫堅心領神會,高聲向前方引路的手下下令“時辰已晚,找個地方暫作歇息,大家進食後再繼續前行。”
利用就餐的間隙,孫堅悄悄來到苗清風身邊,微笑提議“苗管家,我們攜帶如此繁重的修煉物資登山太過勞累,不如留下一部分物資,並安排幾人在此留守,我陪伴道長繼續前行。”
苗清風確實有意留下,但他瞥了一眼身旁的紅雲道長,心中不禁猶豫起來。畢竟出發前,國師曾嚴令他必須時刻貼身侍奉紅雲道長,不可稍離半步。
紅雲道長曆經滄桑,世事洞明,他淡然一笑,道“孫施主所言極是,貧道隻需登上山頂一窺龍脈真容,無需這般興師動眾。”
既然紅雲道長已表露善意,苗清風便順勢回應“那你便負責護送道長走在前麵,我率領其餘人手攜帶物資隨後跟進。”
如此一來,既能保全顏麵又能節約體力。飽餐一頓後,孫堅便陪伴著紅雲道長繼續踏上前行之路。
有了精確的路線圖指引,孫堅一行不再擔心迷失方向,行進速度自然得以提升。
孫堅與紅雲道長疾速前行,而落在後麵的苗清風卻故意拖延腳步,他心裡清楚,自己並不必親自抵達山頂。少走上一步,就意味著下山時可以更快一步。
直到夕陽西斜,苗清風等人仍未走出太遠,隻到達了峽穀邊緣。
得知前方是峽穀的情況後,苗清風堅決下令停留,等待時機。站在峽穀邊沿,望著橫跨峽穀的兩條粗壯繩索,苗清風不由得讚歎“究竟是何方高人能有此等技藝,能在如此寬闊高深的峽穀之上架設起這樣的繩索通道!”
一旁有人打趣回應“苗爺,恐怕多半是此地村民們所為吧。”
苗清風點頭默許,未再多言。儘管爬山的步伐顯得緩慢,但苗清風的觀察力依然敏銳無比,他俯下身仔細檢查繩索痕跡,明顯看出這些印記都是近期才遺留下來的……
難道是孫堅他們剛布下的陣法嗎?若是如此,孫堅等人果真是修煉界的奇才。
這時,一位弟子謹慎地問向苗清風“苗真人,我們都要過那邊去嗎?”
廟清風站起身,眺望著對麵,那峻峭的主峰若隱若現,他卻含笑搖頭道“罷了,不必過去了。攀爬那繩索陣,我已經力有未逮。”
男修自尊心極強,承認自身修為不足實屬不易,然而苗清風便能做到這份豁達。
那位弟子見狀,識趣地拱手提議“苗真人,弟子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苗清風抬手示意,讓其繼續。
“我們可以將這條繩索換作鐵鏈,兩條鐵鏈之間鋪設木板,構築一座鐵索飛橋,這樣一來,往來行走便會更為便捷。”
苗清風點頭讚同“不錯,此計甚妙。架設鐵索飛橋,往返皆易,山中村民欲入山采藥亦會方便許多,屆時他們自會感念國師之恩德。”
此刻,莊言撤與立冬帶領十數位守衛山村的修士,聲勢浩大地踏上山路。他們肩挑竹簍,擔著籮筐,莊言撤心中所想便是儘快將更多的靈藥移出深山。
至於所得靈藥的分配問題,一路上莊言撤反複思量。
若儘數帶回自家,雖一時痛快,卻難以保長久安穩。若護村修士心生不滿,甚至村裡其他人也起心動念,後果不堪設想。正所謂非患貧而患不公,此事必須妥善處理。
於是莊言撤決定,待下山之後,須與眾修士及村民們好好商議一番此事。畢竟這青牛山,並非他的私產。
抵達葫蘆穀後,莊言撤細細查探一番,確認除先前失竊的幾株人參靈芝外,並無新失竊發生,這令他心頭稍安。
隨後,莊言撤與立冬分彆為眾人演示了挖掘人參與靈芝的方法,眾修士於是散開,各自忙碌起來。
莊言撤找到立冬,邊挖掘邊交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立冬師兄,我這般想,這青牛山既非你所有,亦非我所有,你說這人參靈芝挖回去,我們該如何分配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