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劉恒病重,太子劉啟時常心急火燎地趕來探望。
一路上,他的心怦怦直跳,要從嗓子眼兒裡蹦出來。
踏入寢宮的那一刻,他被一股沉重的藥味和壓抑的氣氛緊緊包裹,滿心都是對父親病情的擔憂。
皇帝劉恒強撐著病重的身體,在宮女小心翼翼地攙扶下,於龍榻上極其艱難地坐了起來。
他的麵容憔悴得如同乾枯的秋葉,眼窩深陷,顴骨高聳,眼神卻依舊堅定而又充滿期許,緊緊盯著太子劉啟,用虛弱卻又沉穩的聲音叮囑說道
“啟兒,這大漢的江山就托付於你了!你要謹記,為君之道,在於仁愛百姓,輕徭薄賦,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治國需以法治為本,但也要有仁心,不可濫用嚴刑峻法。對於朝中大臣,要善於分辨忠奸,任人唯賢,使能臣為你所用。”
“對待諸侯,既要予以一定的權力,又要時刻警惕,以防其擁兵自重,危及中央!切不可好大喜功,貿然興兵,要以國家穩定、百姓安寧為首要。後宮之事,亦要妥善處理,莫讓後妃乾政,影響朝綱。朕望你能成為一代明君,使大漢江山永固,百姓富足安康!”
講到這,停了一下,吃力的喘了幾口大氣,強撐著,皇帝劉恒繼續平靜鄭重地對太子劉啟說~
“皇兒,為父,怕是,大限將至。周亞夫此人,忠誠可靠,軍事才能卓越,關鍵時刻可為我大漢倚重之將。若日後國家有難,或遇軍事危機,你可放心任用周亞夫統帥軍隊,他定能為我大漢排憂解難,護我大漢江山安穩!”
說完後,皇帝劉恒就像泄了氣的皮球,軟綿綿地癱倒在龍榻之上,像全身的力氣在一瞬間被抽乾。
他的身體重重地落下,發出一聲悶響,讓人心驚。
龍榻上的錦被被壓得深深凹陷,劉恒的身體陷在其中,顯得更加單薄和脆弱。
太子劉啟見狀,淚水如決堤之大壩洶湧而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悲聲高呼!
“父皇!父皇!”
那聲音在寢宮回蕩,充滿了無儘的悲痛~
他邊哭邊高聲連連地呼喚太醫前來,聲音因為極度的悲傷而變得沙啞,幾近泣不成聲。
淚水肆意流淌,滴落在華麗的地毯上,瞬間暈開一片片深色的痕跡。
太醫們立即對皇帝劉恒展開急救,數小時後,命是暫且保了下來~
在金碧輝煌的皇宮中,皇帝劉恒已經高燒不退數月。
太醫院的太醫們每日穿梭於寢宮之間,個個麵色凝重,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他們的腳步匆匆,衣袂飄動間帶起一陣緊張的風。
那緊張的氣氛能凝結空氣,讓人感到窒息。
劉恒躺在龍床之上,麵色潮紅,猶如熟透的蘋果,卻失去了應有的光澤,皮膚下透出一種不正常的嫣紅。
呼吸急促得如同拉風箱一般,每一次呼吸都顯得那麼艱難,喉嚨裡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被褥都被汗水浸濕,濕漉漉的如剛剛從水裡撈出來,散發出一股令人心憂的潮氣。
那潮濕的氣息彌漫在整個寢宮,讓人感到壓抑。
太醫們用儘了各種方法,煎製了一味又一味的湯藥。
那熬藥的爐子日夜不熄,藍色的火焰跳躍著,映照著太醫們焦慮的臉龐。
藥香彌漫在整個宮殿,濃鬱得讓人幾乎透不過氣,卻始終無法讓劉恒的高燒退去。
太醫院之首的李太醫,乃是宮中資曆最深、醫術最為高明之人。
他捋著胡須,緊鎖眉頭,對著其他太醫說道
“陛下這病症甚是奇怪,脈象紊亂,時急時緩,時而虛浮,時而沉實,卻又不似常見之疾。”
眾太醫紛紛點頭,皆是滿臉的疑惑與無奈。
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慮和不安,麵對這棘手的病情,感到束手無策。
宮中的妃嬪們在寢宮外焦急地踱步,她們身著華麗的宮裝,那精美的刺繡和璀璨的珠寶,此刻也無法增添她們半分的光彩。
有的妃嬪雙手合十,默默祈禱,嘴唇不停地顫抖,念念有詞!
有的則用絲帕掩麵,偷偷抹淚,淚水濕透了絲帕,留下一片片斑駁的痕跡。
她們的發飾在走動間微微晃動,發出細碎的聲響,卻無人在意。
宮女太監們也都噤若寒蟬,生怕一不小心觸了黴頭,連大氣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