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竇嬰與灌夫被處死,丞相田蚡也命歸黃泉之後,朝堂上似乎平靜了些許,然而這平靜僅僅是一層脆弱的表象,猶如平靜海麵下暗湧的波濤。
館陶公主依舊毫無收斂之意,她心中的野心如同在乾柴烈火上燃燒得愈發旺盛熾熱的火焰,在權力那誘人光芒的驅使下,不斷地膨脹。
館陶公主背後有王太後的支持,這一後盾恰似她手中堅不可摧的盾牌。
王太後對自己這個親家極為袒護,倆人在宮廷中的關係盤根錯節。
而皇帝的丈母娘這個身份,就像一把保護傘,使得她在宮廷之中有恃無恐,行事越發肆無忌憚!
她滿腦子都是對權力的貪念,滿心期望自己家族的勢力能夠持續擴展,如同參天大樹般枝繁葉茂,將整個朝堂都籠罩在其陰影之下,讓所有人都對她的家族敬畏有加。
館陶公主在宮中的行事,張狂無忌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她幾乎每日都會精心盛裝打扮,華麗的服飾、璀璨的珠寶將她裝點得如同宮廷中最耀眼的存在。
然後,她邁著輕盈卻又透著傲慢的步伐,衣袂飄飄地穿梭在宮廷的回廊之間。
那回廊的大理石地麵被宮女們擦拭得光亮無比,她的身影倒映在上麵,仿佛她才是這宮廷真正的主人。
進入太後宮殿後,她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一般,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家族往昔的榮耀。
她會從家族遙遠的祖上說起,那些被誇大的豐功偉績在她口中就像神話故事一般。
她繪聲繪色地描述著祖輩們如何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如何在宮廷的權力鬥爭中巧妙周旋。
尤其是她自己如何為劉徹登上皇位出謀劃策這一環節,她更是添油加醋,將自己描繪成了劉徹登基的最大功臣。
她在太後麵前極力表明,自己的家族在朝堂之上的尊貴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必須毫不動搖地延續下去,並且還要不斷地擴大,任何企圖削弱她家族勢力的行為都是對她家族的不敬,也是對太後的不敬。
在官員任免這件事上,館陶公主暗中操縱的手段極為隱蔽而又巧妙,就像一個隱藏在黑暗中的蜘蛛,精心編織著自己的權力之網。
她的宮殿已然成為了一個秘密的權力交易場所,那裡彌漫著一種神秘而又誘人的氣息。
那些渴望在仕途上更進一步或者尋求庇護的臣子們,如同趨光的飛蛾一般,不顧宮廷中的種種規矩和潛在風險,絡繹不絕地前往她的宮殿。
她端坐在華麗的帷幕之後,那帷幕是用最上等的絲綢製成,上麵繡著精美的花紋。
她透過那薄如蟬翼卻又足以遮擋她麵容的薄紗,像審視獵物一般審視著這些前來求見的人。
她的眼神中透著精明與算計,仿佛能看穿這些人的內心想法。
一旦她認定某個臣子可用,便會悄無聲息地動用自己龐大的關係網。
在宮廷宴會這樣的場合中,當樂師們彈奏著悠揚的樂曲,舞女們翩翩起舞之時,她看似不經意地與劉徹身邊的近臣搭話。
她會用一種看似漫不經心的語氣,巧妙地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到閒談之中。
那些近臣深知館陶公主的影響力,自然不敢怠慢,於是便按照她的意願向皇帝施加影響。
那些依附於她的臣子,在她的庇護下在朝堂上為所欲為。
他們如同蛀蟲一般侵蝕著朝廷的根基!
他們貪汙受賄的手段五花八門,有的在征收賦稅時中飽私囊,有的在為百姓工程建設中偷工減料獲取暴利。
他們結黨營私的行徑也越發猖獗,在朝堂上互相勾結,排擠異己,拉幫結派~
而館陶公主卻對這些行為視而不見,她的眼中隻有自己家族勢力的鞏固和擴張,對於這些臣子的所作所為,隻要不影響到她的計劃,她都選擇默許。
漢武帝劉徹並非懵懂無知、任人擺布的君主,他有著雄才大略,就像一隻敏銳的雄鷹,時刻俯瞰著朝堂的一舉一動!
他對館陶公主的行為早就心懷不滿到極點,看著朝堂上被外戚勢力攪亂的秩序,就像看到自己精心耕耘的田園被野豬踐踏一般痛心。
他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對館陶公主動手,以此來重振朝綱,讓朝堂恢複清明。
而廢黜她女兒陳阿嬌的皇後之位,無疑是打擊館陶公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這就像砍斷一棵大樹的主枝,能夠從根本上削弱她的勢力。
一日,劉徹在朝堂之上,氣氛壓抑而凝重。
大臣們都感受到了皇帝身上散發出來的冷意,仿佛整個朝堂都被一層寒霜所覆蓋。
劉徹站在高高的朝堂之上,他身上的龍袍在微弱的光線中閃爍著威嚴的光芒。
他眼神冷峻地掃視著眾人,那目光如同鋒利的刀劍,似乎能夠穿透每一個人的內心。
然後,當著眾大臣的麵,他冷冷地說道
“她不是仗著是朕丈母娘的身份飛揚跋扈嗎?朕把她女兒給廢了!看她還如何做朕的丈母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