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監丙吉害怕下次再有人來牢獄中查這個小男孩的身份,便準備給他安個新身份,要秘密地將他送出大牢去,確保他的安全!
後來廷尉監丙吉自己立了一份外來親戚的遺囑,說這個孩子是他的親戚的遺孤,名叫劉病已,最後以親戚遺孤的名義,將他送出監獄去。
之前在獄中時,丙吉深知這個嬰兒的處境危險,他經過深思熟慮後,謹慎地挑選了女囚犯胡組和郭征卿來照顧還是嬰兒的劉病已。
丙吉暗中觀察過這兩名女囚犯許久,發現她們雖身處牢獄,但心地善良且富有同情心。
他找到她們,嚴肅地與她們交談,告知她們這個孩子身份特殊,需要她們用心照料,並且承諾會在可能的情況下給予她們一些優待。
胡組和郭征卿看著繈褓中的劉病已,那粉嫩的小臉和無辜的眼神瞬間觸動了她們內心的柔軟之處,她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丙吉的要求。
從那以後,胡組和郭征卿就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對待劉病已。
牢房的環境陰暗潮濕,為了讓劉病已睡得舒服些,她們從自己本就單薄的被褥裡抽出一部分棉花,仔細地鋪在一個小角落裡,做成一個簡易的小床。
給他喂奶時,胡組總是先將奶液滴在自己的手背上試好溫度,確保不會燙到這個小嬰兒~
郭征卿則在一旁拿著一塊小布巾,隨時準備給劉病已擦嘴。
換尿布的時候,她們動作輕柔而熟練,先輕輕地解開舊尿布,再用溫水仔細地擦拭劉病已的小屁股,然後鋪上乾淨柔軟的尿布,整個過程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他。
夜晚,當劉病已哭鬨不止時,她們就輕聲哼著歌謠,那歌聲在寂靜的牢房裡回蕩,充滿了溫柔與慈愛。
胡組會輕輕地搖晃著他,郭征卿則在一旁用手輕輕拍著他的背,直到他再次入睡。
在那個充滿壓抑和危險的監獄環境裡,她們用自己的愛與關懷,為劉病已營造出了一片小小的溫暖港灣,讓他漸漸長大。
之後,劉病已在丙吉的安排下,被送到了長安城外一個偏遠的鄉村。
丙吉為他尋了一戶善良樸實的農家,這家人心地善良,對劉病已視如己出。
劉病已初到這戶農家時,怯生生的,眼中滿是對陌生環境的不安。
農家人熱情地迎接他,女主人笑著拉過他的小手,男主人則幫忙把他那少得可憐的行李拿進屋裡。
農家人拿出家裡最好的被褥給他鋪床,那床被褥雖然破舊,但卻被洗得乾乾淨淨,散發著陽光的味道。
女主人還特意為他煮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湯,麵湯裡有一個煎得金黃的荷包蛋和幾根翠綠的青菜。
她把麵湯端到小劉病已麵前,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樣子,眼裡滿是慈愛,還輕聲叮囑他慢慢吃,不要燙著。
這戶農家以耕種為生,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一家人總是其樂融融。
小劉病已也漸漸融入了這個新家庭,他跟著農家的男主人學習農耕技巧。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田野上時,男主人就帶著劉病已來到田地裡。
男主人彎下腰,拿起一顆種子,耐心地向劉病已講解如何辨彆不同的農作物種子,從形狀到顏色,再到觸感,一一細致地說明。
在播種的時候,男主人又示範如何根據時節,按照一定的間距和深度將種子播下,劉病已學得認真,眼睛緊緊盯著男主人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步驟他都牢記於心。
女主人則手把手地教他紡織和烹飪!
在紡織時,女主人先把紡車調整好,接著坐在劉病已身後,雙手握住他的小手,慢慢地引導他如何轉動紡車,如何控製紗線的粗細。
在烹飪方麵,女主人從如何生火開始教起,告訴他怎樣挑選乾燥的柴火,怎樣用火種引燃。
然後還教他做簡單的農家小菜,像炒青菜時,要先把青菜洗淨,切成合適的長度,鍋中放油,等油熱到微微冒煙時再倒入青菜快速翻炒,加入適量的鹽調味。
小劉病已學得認真,心靈手巧的他很快就能幫著分擔不少家務。
他學會了織簡單的布紋,還能做出幾道可口的農家小菜。
農家裡還有一個比劉病已稍大些的孩子,他帶著劉病已在鄉間玩耍,捉泥鰍、捕蟬、等等。
讓劉病已體會到了鄉村生活的簡單快樂!
他們在夏日的午後,跑到村邊的小河裡,河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河底的沙石和遊動的魚兒。
那個稍大的孩子先在河邊找了一根合適的樹枝,然後從兜裡掏出一把小刀,仔細地削著樹枝,不一會兒就做成了一個簡易的小網兜。
他把小網兜遞給劉病已,然後自己也拿了一個,帶著劉病已走進河裡。
開始時,劉病已總是撲空,但他不氣餒,眼睛緊緊盯著泥鰍遊動的方向,慢慢地掌握了技巧,每次捉到泥鰍都會興奮地歡呼起來,那清脆的笑聲在小河邊回蕩。
捕蟬的時候,他們會提前準備好長長的竹竿和自製的麵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先把麵粉加水揉成麵團,然後放在水裡反複衝洗,直到隻剩下黏黏的麵筋。
他們把麵筋粘在竹竿的頂端,悄悄地靠近樹上的蟬。
那緊張又刺激的過程讓劉病已樂此不疲,當竹竿靠近蟬時,他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快,成功粘到蟬的那一刻,他臉上洋溢著無比自豪的笑容,後來善良的他,又把蟬給放了。
隨著歲月的流逝,劉病已漸漸長大,他長成了一個俊朗的少年!
他深知農家對他的養育之恩,總是搶著乾重活累活。
農忙時節,他會跟著男主人天不亮就下地。
清晨的田野還彌漫著薄薄的霧氣,劉病已扛著農具,腳步堅定地走向田地。
收割莊稼時,他的動作又快又穩,熟練地握住鐮刀,彎下腰,將成熟的莊稼一把把割下,一捆捆的莊稼在他手下整齊地碼放著。
他的額頭布滿了汗珠,但眼神中充滿了乾勁。
閒時,他還會幫著女主人修繕房屋。
他爬上屋頂,接過女主人遞上來的瓦片,小心翼翼地填補著屋頂的漏洞。
他在屋頂上靈活地移動著,動作敏捷得像隻小鬆鼠,陽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他矯健的身影。
然而,平靜的鄉村生活中也並非毫無波瀾。
有一次,村裡遭遇了旱災,莊稼顆粒無收。
劉病已看著農家人憂愁的麵容,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想辦法幫助大家度過難關。
他跟著村裡的長輩們一起去尋找水源,每天早出晚歸。
他們背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尋找水源的艱難旅程。
他們翻山越嶺,走過崎嶇的山路,鞋子磨破了,腳也磨出了血泡,但劉病已依舊咬牙堅持。
每到一處可能有水的地方,他就會和長輩們一起仔細查看。
他們會趴在地上,耳朵貼著地麵,聽是否有水流的聲音,或者觀察周圍的植物,看是否有水源的跡象!
終於,在他們的努力下,找到了一處隱藏的地下泉水。
當看到泉水湧出的那一刻,大家都歡呼起來,劉病已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股泉水真是解了村裡的燃眉之急!
可就在大家剛鬆了一口氣時,一場突然蝗災又席卷而來~
漫天飛舞的蝗蟲瞬間將僅存的一點莊稼啃食殆儘。
劉病已心急如焚,他四處打聽防治蝗災的辦法。
他跑到村裡的長者家中,虛心地請教,長者們告訴他一些傳統的方法,其中就包括用火驅趕蝗蟲。
於是,劉病已便帶領著小夥伴們,與一些村民們日夜守在田間。
夜晚,田野裡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劉病已手持長杆,眼睛布滿血絲,但始終警惕地注視著田野。
蝗蟲撲向篝火時發出劈裡啪啦的響聲,他的臉上滿是堅定。
他大聲地指揮著村民們,讓大家保持警惕,不要讓蝗蟲靠近莊稼。
村民們在他的帶領下,齊心協力,與蝗災展開了一場艱苦的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