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幽州第二次自衛反擊戰,安排如下
西路,有限的反擊,不給敵人以可乘之機,要堅決,要果斷,消滅一切來犯之敵,不給敵人任何的幻想,同時也要擔當起,阻止西路核心勳貴聯軍支援東路重擔。
中路,戰略上後撤,戰術上反擊,要給敵人希望,要騙他們過河,要有大膽迂回包抄的決心,必要時可以從中路浮橋兩側過河深入冀州,兵力上如果不夠可以從預備隊和東西兩路軍抽調,要挑好時機,打一個大的殲滅戰。
東路,反擊,狠狠地反擊,不要顧慮,薊門的海軍,可以支援,這算是後手,不過要等,等中路把敵軍包圍之後,再動手,前期以戰略恐嚇為主,要保證敵軍過河多少,就殲滅多少,打到他們不敢過河為止。
基本情況就是這樣。
時間來到了6月16日。
前線除了中路,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西路老弱病殘送人頭,東路隔岸相望。
“參謀本部的要把前線三路軍的兵力,儘快調整好,不足的補充。”
這次會議是幽州第二次反擊戰動員大會,幾天的討論,目前兵力安排確定了,改動較大,兵力還是有缺口的,隻能從後方東北抽調改造兵,或者動員其它的人員加入正規軍。
“是,大將軍。”
參謀本部的這幾天也長見識了,一開始的作戰計劃,太粗糙了。
“人員,現在的兵員還差多少,你們應該是有數的。
表現好的改造兵,讓他們加入正規軍。”
張濤坐在會議室的主座上。
“那改造兵?”
“改造兵不夠去東北要,已經給過他們命令了。”
這個確實有,張濤在東北巡視的時候就安排了,對5個總兵有過交待,必要時,改造兵要夠,不能推脫。
“是,大將軍。”
“回頭,你們看咱們的兵力什麼時候能夠調整到位。
我給一個最終時間,8月8日,這是我定下的最後期限,有沒有問題?”
張濤定了一個期限,有壓力就有動力。
幾個參謀本部的人和代理總參謀長討論了之後,有數。
“沒有問題,大將軍,8月8日至少,所有兵力保證到位。”
“嗯,那就好,還有,不要拖,集結兵力,千人為隊,發往前線。”
“明白。”
“你們三個總督,也要多加催促。”
“是,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