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大乾帝國第三屆總督會議正式召開。
會議表決,大彪主持的。
表決今年的一些決策策,就是將9月份在長安召開的主任碰頭會上的內容,更加合法。
試運行的部門,關於新大陸聯合政府,雖然才成立兩天,就是張濤和大彪說完之後,淩霄市就成立了新大陸的聯合辦事處,就是東洲南,北聯合辦事處。
所以,在會議上就是表決,畢竟已經存在的,按照程序來。
剩下的還有關於部門改組,殖民部更名開拓部,重心由新大陸轉移到南洲。
還有總督的名義,稱號,重新認定,這些都是通過氣的,幾十位總督全票通過。
……
淩霄市,皇城區東北分區,療養院。
“所以大家是什麼意思?”
張濤現在就是參加一下總督會議的開幕式,閉幕式,中間不怎麼參與,如果不考慮每天總督會議召開的內容需要他批示的話。
今天這是討論大乾帝國的工程,由勞動部提出來的,涉及到整個帝國範圍的工程,不包括新大陸。
大彪這不就又過來彙報了。
“這,勞動部,武裝部,生產建設兵團管理處,開拓部,建築司等部門,雖然沒有達到總督級彆,但是分管他們的領導都是達到的。
這次會議上他們提出來了統一管理,或者對於帝國內部的幾個涉及麵廣的,需要資金人工頗多的工程統一規劃中央政府。
也就是新成立一個部門,專門負責這些工程。”
大彪本來覺得沒什麼,各州的生產建設兵團基本就是這個作用,跨州有勞動部和其它部門協調,隻是不是這麼回事,這樣一來工程是誰都可麼管,又誰也不用負責,效率不行。
“都有哪些工程?”
張濤大概明白了,這是想要專款專用,或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博弈。
不過,這些對於張濤來說是小事,真就是小事,能有什麼大工程。
“第一項南水北調工程,涉及三個運河以及配套設施的修建,基本上算是把帝國內部的水係梳理一遍。
西部,西涼城,雍州,漢中,渝城,西渝運河,可以從上遊連通長江,黃河,解決涼州,雍州缺水問題。
中部,洛陽,汴梁,南陽市,襄陽,洛襄運河,從中遊連通長江,黃河,主要是為了滿足汴梁這個未來帝國商貿中心所需,同時也是對豫州缺水一個補充。
東部,咱們已經解決了,北平至金陵,這是最長的,現在還有運河守備兵團,拓跋負責。”
大彪按圖說話,隻畫了運河的主乾線,沿途修建的溝渠,水庫什麼的,沒提。
“可行性高嗎,尤其是地勢,彆忘了咱們修建北平至金陵的運河是怎麼繞過徐城的。”
徐城的地勢,卡在南北的製高點,又連接著泰山,南邊的水平南低,直接連通黃河的話,說不定會倒灌,最後還是在青州挖了一個最大的人工湖,這才順利的保證了南水北調。
“按照水利部門上報的資料,一些關鍵位置可以先不考慮,目前北方缺水的地方不少很嚴重,就算是大旱,也影響不大。”
影響不大,缺水的地方,沒人。
“這個工程可以統一管理,帝國確實該有一個水利部門了,以後一些橋,還有這些運河,自然水係,做一個全國調研。
運河不要急著挖,可以先把各州內部缺水有人的地方修建一些水庫,挖一些水渠,水井。”
運河,就不要提了,張濤都感覺不靠譜,尤其是西部,中部運河,搞不好修建完了以後,不是南水北調,而是北水南調,整到最後黃河水位下降,長江下遊泛濫。
再說了,如今的技術條件,達不到。
“還有什麼工程,一塊說吧。”
張濤略過這個話題,治水可不是他們這些總督就能直接拍板的,水利部門,原來的水利部門沒有單獨出來,而是掛在了運河部門,所以報告是拓跋代為轉交的報告。
這些報告是不是真的,難說其中有人想著進步,自己搏一搏,反正運河修成了有功,修不成是彆人問題。
“第二項工程,是國道,9條主乾道。”
大彪又拿出一張地圖,國道用紅線,粗線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