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尋看了眼文書,不緊不慢的放進吊籃中。
他看向楊毅,淡淡道“你就是金科狀元楊毅?”
楊毅點頭道“正是。不知現在,趙通判可以開城了嗎?”
趙尋沒有接話,而是看著楊毅身後那一百黑甲,以及數千難民。
“這些難民怎麼回事?”
楊毅淡淡一笑“趙通判不覺得眼熟嗎?這些難民都是泰安百姓。現在,本府要帶他們回家。”
趙尋聞言,冷笑一聲“哼。楊大人,泰安可容不下這群難民,更容不下你這尊大佛。還請,從哪來回哪兒去吧!”
楊毅眉頭一皺“趙通判何意?難道本府還不能進城上任嗎?”
“可以這麼理解!”
“趙通判,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趙尋絲毫不慌,不緊不慢道“我自然清楚,你們這些朝廷派來的官員,不是我看不起你。你不過是一個新晉的官吏,就敢來泰安。前任知府已經跑了,泰安也指望不是你們這些人。現在泰安很好,無需朝廷派人前來。你們這些人,真遇上事還不是跑的比誰都快,所以該乾嘛乾嘛去吧!”
楊毅聞言,臉色一沉“趙尋,你好大的膽子。本府乃陛下親自任命的泰安知府,現已來到泰安,你安敢將本府拒之門外?”
“哼,拒了又如何?”
“放肆!”
楊毅嗬斥道“本府乃你上官,你無禮之極。現本府親臨泰安,你拒本府於城外,真是好大狗膽。泰安乃大梁治府,陛下尚在,大梁尚在,你就敢無視陛下的旨意,你就敢無視你的上官。你可知抗旨不遵,以下犯上乃誅逆大罪。本府奉勸你,最好開啟城門,彆到時候悔之晚矣!”
這話還真震懾住了趙尋,再怎麼說,現在他還是大梁的官吏。
楊毅見趙尋開始動搖,繼續說道“趙通判,如今大局尚且未定,你可要想清楚再決定。要知道,抗旨不遵可是大罪,日後陛下追究起來,怕是你三族都難保住。”
趙尋嘴角微微一抽“楊大人,所言甚是!下官也隻是為了泰安著想。既然楊大人不懼風險,還請稍等,下官去去就來。”
趙尋現在也不敢硬剛了,萬一大梁扭轉乾坤,他抗旨不遵,就是有一萬個腦袋,也經不起砍。
他折回趙府見趙汾“兄長,來到正是朝廷派來的新任知府楊毅,此人是本次科舉狀元,深受陛下喜愛。又是寒門出身,與靖王走的很近。”
趙汾點了點頭“那又怎樣?”
“兄長,我們真的不開城門?這萬一,萬一叛亂被朝廷平了。到時候,陛下秋後算賬,又該如何?”趙尋擔憂的說道。
“嗯?”
趙汾聞言,陷入沉思,半晌開口道“你的意思,讓楊毅進城上任?”
“他畢竟是朝廷委派的知府,我們沒有理由不讓他進城上任。當然,如果徹底和朝廷翻臉就行。”
“不不不。”
趙汾連連搖頭“和朝廷徹底翻臉,這事太冒險。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兩邊不得罪。”
“那讓楊毅進城?”
趙汾想了想,嘴角微微一翹“既然他執意進城,那就讓他進城就是。反正整個泰安已經在我們手裡,他進城也改變不了什麼。再說,糧食都在我們手裡,他想要活下去,到頭來還得求我們。等他熬不住,自然就會離開了。”
趙尋點了點頭“兄長所言極是,而且他還把咱們趕出去的難民都帶來了,這麼多要吃的,看他如何解決。”
“哈哈,那就放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