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楊毅送彆楊鐵柱,又叮囑一路小心。
正如楊毅所想,楊毅除趙汾的消息一經走出,那些四處逃難的百姓,得知泰安來了個青天大老爺,紛紛開始往泰安逃難。
短短一天,就有數千人前來投靠。楊毅對這些難民一視同仁,全部接納進城。
城中原先的百姓也都不排擠,他們都同情這些人,紛紛幫助這些難民安頓。
人一多開支用度就多,本來可以撐一個月用度,現在撐死也就隻能頂個二十天左右。
為了不讓百姓恐慌,楊毅並沒有縮減糧食分發。這也是為了穩住原先的百姓,不然必會引起他們不滿。
先在楊毅每天想的事情,就是想著怎麼去搞糧食。可現在涼州遍地缺糧,哪裡還有糧食。
“報……。”
楊毅正在公堂上冥想,就見有人來報“大人,城外來了一批人馬,大約五千來人,看樣子是流軍。”
“什麼?”
楊毅微微一驚,顧不得多想,立馬起身趕往城頭。
陳武這些天一直在守城,城裡現在有兩萬百姓,不過大多是老弱病殘。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這幾天挑選的二千人。
雖然年輕力壯,但這些人沒怎麼訓練,而且又沒有武器裝備,真要打起來又要減分。
而此時的城外黑壓壓一片,目測五千來人。為首的騎著一匹駿馬,手拿著斬馬刀橫著肩頭,眺望著城頭上的陳武。
他身後還有百來匹戰馬,馬背上都是身穿各類戰甲的壯漢。
剩下的人則參差不齊,手裡都拿著趁手的東西,大約有個二千來人。
再往後看,則是一群婦孺兒童。這一看,就是一群流民組建的亂軍。
個個都拖家帶口。
而且這群人看上去,精神狀態也不咋滴,估摸著也是餓了好些天了。
畢竟幾千人隊伍,想要在涼州吃飽,那是很困難的。
“喂,城頭上的人聽好了。我們隻是來借些糧食,識趣的送些糧食出城。否則,彆怪我們要搶了。”
陳武聞言,冷笑連連“大膽反賊,爾等背反朝廷,還敢前來挑釁。我奉勸你們,最好離去。不然,彆怪我刀下無情。”
“大哥,怎麼辦?”
這群人見陳武不給麵子,問向帶頭人。
帶頭的大漢,眉頭一皺“泰安城高牆厚,單憑我們這群人,是攻不下來的。實在不行,就隻能另尋它法。”
“大哥,我們可幾天沒吃東西了。我們不吃可以,可婦孺兒童不吃,隻怕撐不了多久了。”
“是啊大哥,實在不行怎麼去投靠劉力算了。”
“不可,我們竟然叛出,又去投靠,這算什麼?何況劉力此人,剛愎自用,用人唯親,我們跟著他,早晚會被他害死。”
“哎……。”
“不是說泰安新上任的知府是個大好人?怎麼就不肯借點糧食給我們?”
“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