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這次行動的策劃,明泉航天的工程師們也是萬分緊張的,首先,他們這是第一次進行實地測試,雖然在計算機模擬中,他們已經取得了成千上萬次的成功。
但現實世界的模擬還是第一次。
再加上實驗艙中有他們這段時間搞到的新的合金,這些合金十分重要。
如果這次的半彈道跳躍式返回,即“打水漂式返回”試驗失敗。
那對於明泉航天的所有行動計劃而言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有些計劃可能就要往後順延很久。
所以他們在經過多次集團之後,才選定了今年這個好日子來進行這次返回任務。
在這個“打水漂”返回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地球大氣要擔任雙重角色,一方麵要充當阻力儘量降低返回器的速度,另一方麵還要充當升力,保證返回器在速度降到一定程度後能順利躍起。
所以,既不能讓返回器減速太多,又要確保不能減速太少,還要使返回器在固定的位置穿出大氣層,然後第二次再入大氣層。
需要完成這一高難任務要靠製導、導航與控製係統,而實驗艙中的這套係統,是明泉航天的工作人員從勘探者號飛船中拆下來的成熟技術。
是遠超現代技術的飛船核心技術之一。
在根據實驗艙的具體情況進行修改之後,多次模擬,確定無誤之後,才塞到了實驗艙中。
製導是需要根據當前位置和速度並結合落點位置進行製導處理,自動規劃出最佳飛行路線;
導航是實時獲取自身位置和速度;
控製是通過控製返回器外的發動機調整返回器姿態,使其沿規劃軌跡飛行。
這三者協同工作,方能使實驗艙找到回家的路。
在這方麵的工作中,小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對於這些數據的複核,基本上都是小黎在做。
這也是他們明泉航天的最後保障。
當然,他們也在實驗艙中安裝了自爆裝置,就是生怕萬一這次返回失敗,實驗艙可能會落到境外,為了防止敵人得到實驗艙的殘骸,所以設計的最後一道防禦手段。
好在這個手段沒有用到,自爆模塊也在進入華夏領空之後,就被實驗艙主動拋離,在距離實驗艙接近一百公裡的無人區上空自爆,解除了危險。
除了係統之外,實驗艙使用的材料也撐住了這次的考驗。
黑障區的高溫和熱流可能會對實驗艙的結構和材料造成嚴重熱損傷,甚至引發實驗艙解體。
黑障區會導致實驗艙與地麵控製中心之間的通信中斷,因為實驗艙周圍形成的等離子體鞘吸收和散射電磁波,使得信號無法傳輸,地麵控製中心也無法對實驗艙進行控製和指揮。
實驗艙在黑障區所受到的氣動壓力和過載非常大,可能會對實驗艙的結構和設備造成損壞,導致實驗艙的姿態失控。
好在明泉集團對於材料領域的投資一直持續且在不斷加大力度,明泉航天的工作人員采用一係列措施,使用了超耐高溫材料,優化設計等等手段,來保證實驗艙能夠安全穿越黑障區被返回地球。
除此之外,在實驗艙的外圍,他們還使用了之前應用在核電站上麵的稀土耐熱瓷,經過改良的稀土耐熱瓷具有密度低、重量輕、燒蝕防熱效果優異、一致性好、可靠性高等優點。
為實驗艙的返回了堅實的保障,采用創新的材料設計方法,解決了輕質材料與長時複雜氣動加熱的矛盾,優異的燒蝕性能使實驗艙氣動外形保持良好,同時為保護其內部的已經合成的合金成功返回地麵起到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