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德的神色肅穆,這位麵色頗深,身軀高大的江湖豪俠看著手中自鬼市而購買來的情報,以及,見到了這天下的諸多變化,呼出一口氣。
他對旁邊的單雄緩聲道:「活理百姓,天理難容,這樣的應國和我們見過的秦國比起來,該做什麼事情,已經很明白了。」
單雄卻仍舊還有些不甘心似的,道:「可是,難道我們要去幫助秦皇嗎?此凜然七尺之軀,英雄之誌,卻要為他人做嫁衣否。」
竇德注視著自己的結義兄弟,道:「並不是為了秦皇。」
「而是為了,天下百姓。」
單雄不能夠回答,不能反駁。
竇德道:「到底是百姓因為役過重吃不飽飯,會衝擊官府糧庫,而君王則會將百姓活埋的地方好。」
「還是會給百姓分田地,會教導百姓識字,學武,輕薄賦,君王甚至於不曾修宮殿的人好,義弟你不至於看不明白。」
單雄道:「可是,此刻幫助秦皇,於我等何益?」
「不如坐山觀虎鬥,蚌相爭,你我得利。」
他看著這位也算是亂世蟒龍氣度的兄弟,終於有些失望,忍不住歎息道:
「你的眼中,終究沒有這百姓啊。」
「如你這樣的人,他日也不會是秦皇的對手,與其為了自己的野望,而令百姓再度受苦,不如幫助秦皇,等到天下太平之日,再如當年,行走江湖之中,不亦痛快?」
「你我揭竿而起,難道是為了自己的富貴嗎?!”
竇德神色肅穆從容,這位八重天的江湖豪雄握著自己的兵器,想到了當年那威嚴的神武王,率領著這數萬被逼迫的‘反賊’百姓,朝著遠處衝去。
而在這個時候,他們卻發現了,百姓都在動。
在遷移,逃亡開來,隻是大部分逃亡的方向是水路的方向,他們還看到許多的年輕青壯,默著保護著家人,離開應國的核心區域,藏匿起來,
有一部分年輕的青壯,聽說了竇德等人是要去幫助秦皇,神色掙紮變化,最後請托加入,道:
「我不知道陛下是誰,誰是陛下,但是秦國的生活過得很好,他們不至於讓自己的爹被活埋了。”
竇德都愛:「你是—”
那青年麻木道:「我的父親被抓去給薑遠那昏君開鑿運河,他的腿就踩在了河流裡,夏天一天要有五六個時辰,下半身和雙腿都腐爛了,長了蛆蟲出來。」
「回來就死了。」
竇德的臉上神色動容。
青年道:「新陛下上位後給了補償,分我銀錢,可是銀錢有,卻不見阿爹阿爺歸,至少我小時候就聽說,秦武侯率百姓渡江的事跡,我想要為我阿爹報仇。」
總有豪勇者。
竇德的神色肅穆,他就像是狼王當年指點他一樣,俯身把雙手按在這青年肩膀上,道:「你們沒有武功,不能夠踏上戰陣,但是,保護你的母親,
或者,給秦的方向運送糧食—秦皇,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和底蘊不足。」
「應國的大軍,占據大道。」
「但是我知道的,你們這些生活在這裡的百姓,知道小路,雖然不能夠穿過大軍,但是卻能夠一個人帶著些糧食過去——分他們一口。”
「就算是為這天下太平出大的力量!」
「即便是世間的英雄,餓著肚子也是沒有辦法打仗的。」
那青年疑惑:「就隻是這樣?」
竇德道:「這樣,就是報仇。」
他拍了拍這個年輕人的肩膀,然後跨越往前,忽而見得前方一支精悍兵馬竄出來,雙方險些大戰一場,卻見得前方的那些士兵穿看的皮甲粗糙,戰陣奇詭,不是正統兵家路數。
再定晴一看,卻認得此人,乃罷兵,道:
「可是齊郡王薄??」
那留須發之人本欲死戰,聞言一證,卻是大喜:
「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
「卻是竇德大哥!」
竇德亦是大喜道:「你未曾被那昏君的軍隊害了性命。?」
齊郡王薄回答道:「本是有些危險,差點就死了,卻見得了白婆娑大哥,施以援手,兄弟才勉勉強強苟活了性命,藏匿在深山之中,算是有個落腳之處。」
「如今本隻是帶著兄弟們,有一天,是一天。」
「不知道能夠在薑高的正規軍下麵,活多少天,卻有兄弟聽說,秦皇和應國打起來了,我們一合計,應國贏了,咱們搞不好也得要活埋!」
「與其乾等著等死,不如拚一把,若是秦皇得勝,咱們弟兄也可以回去種田。」
齊郡王薄頗為痛快直白的道:「我們就都是些粗人。」
「不懂秦皇的什麼軍略和好事。」
「就隻是爭一個活命而已。’
竇德慨然歎息:「跟著秦皇能活命,已算得是民心了,兄弟既然有此念頭,那麼我等不如同往!」他本來以為,就隻有自己有這般豪邁之心的心思,逐漸散開來。
從天空往下看去。
整個應國內部,不同的區域都出現了亂事。
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你們之前將我等兄弟活埋,然後此刻招攬我們,哈!
什麼都由著汝等應國皇帝說了算?!
可知壯士一怒否?
整個應國,皆有豪雄揭竿而起,或者傲笑縱橫一方,或者衝擊應國的官府庫藏,去搶糧食,兵器,而更有一些,乃是當年神武王看重的那些英武之輩。
大丈夫七尺之軀,豈能夠在這世上苟活?
齊郡王薄、孟讓、北海郭方預、清河張金稱、平原郝孝德、河間格謙、
勃海孫宣雅,趙破,武霸道,白瑜娑,孟海,高士達—”
天下英雄,何其之多。
單雄麵色肅然,終於意識到了,在秦皇牽製住前方的軍神,名將之後,
根本不止一個豪傑起來了一一而且這些英豪們,都不假思索,選擇朝著鎮北關的方向前去了。
李觀一,嶽鵬武之名。
天下皆知。
民心所向。
四方洶湧,幾乎已經是過飽和的狀態。
這樣的事情,就如同是水壩被衝垮了的狀態,之前壓製得越狠,這個時候的反噬就越發凶悍,才不過五六日,就已經是四方各地,皆是狼煙烽火。
秦皇起勢進攻,不過十天左右。
就似乎直接將這三百年國祚國運的大應國,從那中原大國的位置上一把了下來,露出了龐大身軀之上的諸多問題,薑高默許久,幾乎是不得不去調動了後方那些二線兵團。
披堅執銳,朝著這些「亂軍」的後方包抄過去了。
魏懿文道:「可是,陛下,此刻諸多大將,都率軍隊在前,製衡秦皇,
若是我等後方的這些軍隊調動離開,恐怕是各個城池,鎮守之力削弱,若有特殊情況,怕是要重演當年狼王之事啊。」
薑高的臉上帶著一種疲憊,輕聲道:「但是,賀若擒虎將軍對峙嶽鵬武,本來就已經是有些勉強,如今若是讓這些亂軍過去的話,豈不是更給賀若將軍多加壓力?」
「若是賀若將軍沒能攔住嶽鵬武的話—.
薑高的聲音頓住了。
他沒有繼續往下說下去。
但是魏懿文,薑采都能夠意識到剩下的話代表著的意義,這一次的戰役,是千古第一次的大範圍多兵團複合作戰,秦玉龍那一路戰線崩塌的話,
那些八重天的戰將未必能在戰場上有多麼的效力。
但是嶽鵬武破賀若擒虎,上可北伐東都,下可後方攻擊薑素,則是直接可以左右戰局的【變數】,乃是占據的關鍵。
魏懿文不是戰將,但是作為一個朝廷上的老臣。
不知為何,他有一種隱隱的驚悸之感,隱隱驚悚。
有一種自己這一方,正在被秦皇操控著的感覺。
恍恍惚惚,自己,薑采,薑高的身上,仿佛有著一根一根的絲線,朝著上方蔓延開來,恍惚之間,似乎看到那身穿戰袍的秦皇冰冷注視看自己。
他隱隱有直覺,不能夠順著秦皇的安排走。
但是,大勢洶湧。
不按看秦王的安排走,就會迎來更大的危機。
這老臣有一種無能為力的疲憊之感,在陳鼎業,神武王,薑萬象去世之後,就已經不再有人,能夠在氣魄雄渾之上,和那年輕的秦皇相提並論了。
默許久,忽而想起,若是自己一開始支持薑高,會不會不同。
可是當初的薑高,卻也沒有現在這樣的決意。
世上許多事情,並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
魏懿文隻是輕聲道:
「遵——·陛下旨意。」
應國正規軍出征,討伐四方的‘反賊’,及青史之中‘起義軍’,發生了大大小小的征戰。
而在這個時候,在北域關外。
溫和質樸的青年把竹竿拋了,摸了摸下巴,道:
「時間差不多了。」
原世通,薛天興的神色微凝,文清羽道:「這裡隻有八萬左右的戰兵,
本來是沒有太大用的,可現在不同。」
「現在天下局勢變化,應國的國內事情太多,他們調動了其他的兵團去攔截那些起義軍,鎮壓百姓。」
「所以,後方空虛了。”
「這個時候,應國給我們展露出來的姿勢,實在是太好了,讓人忍不住想要給他們來一刀子。」
原世通,薛天興都在瞬間明白了自己這個位置的關鍵性,神將全部被牽製住,而應國國內紛亂,相當一部分披甲的後方二線兵團不得不被調去鎮壓憤怒紛亂的百姓。
這個姿勢,是任何一個將軍都忍不住想要出兵來一下狠的。
除非是魯有先。
魯有先可能會認為這個是陷阱。
然後疊甲,鑄城,過。
薛天興卻多少有些擔憂,道:「我們這裡畢竟是塞北,道路崎嶇,來得及嗎?」
溫和質樸的青年疑惑道:
「薑遠不是修了道路和驛站了嗎?」
薛天興的神色凝固:「嗯???」
他一時間沒能反應過來。
旋即瞳孔微微收縮,意識到了這位先生說的是什麼,是指薑遠想要討伐北域關外的太平軍,所以發動了極多的人力百姓,修築了從應國中原到北域關的道路。
甚至於,還有運送明珠的道路修。
而這些事情,正是這位先生一手引導而成。
一切都在計算之中嗎?
薛天興看著眼前這個溫和質樸,非常可靠可親的青年,背後隱隱有些寒意,原世通還是不明白,文清羽溫和道:「畢竟,道路是兩麵都通的。」
「他們能打過來,我們也能順利打過去。」
「還要感謝薑遠。」
「他真是個頂頂大的‘好人’,不遜侯中玉。」
「給我等立下了赫赫戰功。」
薛天興覺得,這就是這位文清羽先生的極致了,然後第二天就看到這位文清羽將軍召集軍隊,道:「應國無恥之輩,殘虐百姓,更不顧我等之約,
斬殺了李星移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