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召見了出征大小將校,又將兵部傳來的各種消息結合地圖研究一夜,次日黎明,嶽樂以定遠平寇大將軍身份校閱出征將士,完畢即命出發。
大軍一路南下,沿途不許夜宿。
搞的幾萬臨時征召的包衣健奴怨聲載道,甚至有人開小差私溜回京。
隨軍的內閣舍人周昌見狀當即向大將軍王進言,請求大將軍不要嚴明軍紀,可下令三軍凡所過州縣村堡,悉聽家奴搶掠。
這個周昌字培公,幼年喪父。十歲時李自成進攻荊郢間,其
母孫夫人殉難而死,周昌落魄無依,後在親人幫助下成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顯赫者進入京城,保舉為內閣中書。
清朝的內閣中書隻是個七品小官,周昌上任不久那位曾依附的顯赫者便病死,使其無人提攜,於中書任上一乾就是七八年,三十歲了還是個在內閣打雜的小官。
然其心中一直有大誌向,隻是苦於無人賞識,也沒有機會降臨。
好在天不絕人之路,朝廷為應對吳三桂叛軍進攻征召在京包衣從軍,並準在各衙門供職的低級官員自請隨軍效力。
在同僚們視南下為畏途時,周昌第一個報名隨軍,很快被安排在大將軍王帳中為掌管文字機宜的幕僚。
嶽樂為人極重軍紀,叫他縱兵洗劫且劫的還是大清子民,嶽樂肯定不同意,並斥責周培公異想天開。
周培公並未就此噤言,而是鼓起勇氣道:“下官鬥膽問王爺,是子民重要,還是大清的江山社稷重要?”
嶽樂沒好氣道:“自是社稷為重。”
“既社稷為重,大將軍便當聽從下官勸諫”
周培公提醒安親王這次南下的六萬大軍,實際不過是群沒上過戰場的烏合之眾,之所以南下無非是朝廷強令,家主逼迫。
如此士氣必定低落,且對朝廷還有怨言,倘若大將軍王對他們仍苛以軍紀,動輒嚴懲,包衣奴才們勢必對大清越發離心離德。
“這等士氣到了戰場上,大將軍難道還能指望他們同叛軍拚死作戰不成?下官雖隻是一個文職,也無行伍經曆,卻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周培公意讓包衣奴才們放手搶劫,隻要得了實惠便不會對朝廷有怨言,且還會因為作戰可以得到更多錢財而愈發賣力。
“有錢有功,朝廷又捏著他們的妻兒父母,大將軍就不必擔心這幫健奴不肯用命。”
周培公說完,默默後退三步。
帳中沉寂片刻後,傳來大將軍王的聲音:“可令軍士劫掠,不得濫殺無辜。”
“嗻!”
周培公心喜之下忙出去將大將軍的意思傳達諸將,一聽安親王允許沿途劫掠,包衣健奴立時轟動,各自在軍官帶領下開始有組織洗劫沿途所經。
當真是過一州劫一州,過一縣劫一縣,過一村劫一村。
雖說嶽樂不準包衣殺人,可洗劫過程從來伴隨的都是暴力。
大軍南下不過半月,死於大清官軍之手的各地百姓多達數萬人,大量搶劫而來的金帛財貨也被包衣們源源不斷送往燕京。
有禦史得知安親王竟允許軍士搶劫,當即便要上書彈劾。
可這些彈劾無一不被壓在了通政司。
鼇拜不僅沒有責罵嶽樂胡來,反而覺得嶽樂這樣做使其“賢王”形象一落千丈,縱使能打敗叛軍立下不世之功,也不虞影響他這個輔臣地位,等平定叛亂後甚至還能拿此事做文章進一步打擊嶽樂。
當下也樂得讓嶽樂繼續敗壞自家名聲。
理藩院突然收到雪區五世大和尚來信。
大和尚信中表示隻要清廷承認吳三桂對雲貴、四川、湖南四省的實際控製,明文天下永不削藩,並釋放在燕京為質的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則吳三桂願意就此罷兵與大清修好。
鼇拜對大和尚所謂居中調停不屑一顧,因為他知道大和尚和吳三桂私下關係密切,如果不是大和尚暗中同蒙古人將戰馬私賣給吳三桂,吳軍也不可能打造出一支不弱於八旗的騎兵。
早在順治十六年吳三桂總轄雲南軍民事後,就利用川茶衰落的機會以交易茶葉為由暗中聯絡雪區,除了換取一定收入外,主要就是想從雪區“走私”戰馬入滇。
雲南本地所產滇馬較為矮小,隻適合作駝馬使用,雪區除自身有西番軍馬外,背後的衛拉特也擁有大量蒙古戰馬,而大和尚和衛拉特有著密切關係,因此交好大和尚就意味交好其背後的蒙古貴族利益集團。
大和尚對於吳三桂伸出的“橄欖枝”一拋就接,於順治十八年分彆在雲南北勝州和四川打箭爐同吳軍開展茶馬互市,前後數年總計往雲南輸入不下萬匹上等戰馬,使得吳三桂的勢力為之壯大。
清廷雖探得此事,但因雪區不受清廷控製也無可奈何。
“簡直一派胡言,這和尚竟說吳賊舉兵叛亂隻是與文殊皇帝心意不和,沒有必要大動乾戈,荒唐,荒唐至極!”
主管理藩院的輔臣遏必隆對大和尚膽敢替吳三桂張目甚為憤怒,其口中所說“文殊皇帝”是雪區對康熙帝的尊稱,蒙古人那邊則稱小皇帝為恩赫阿木古朗汗。
值房內的兵部尚書噶褚哈也是氣道:“這和尚居心叵測,我看朝廷根本不必理會他,至於那吳應熊更是不能放,真把人放了吳三桂個狗賊就越發肆無忌憚了!”
不同意歸不同意,燕京總要給大和尚發個回文,畢竟這大和尚曾率三千官員和僧侶於順治年間訪問燕京,其一手建立的噶丹頗章王朝於雪區影響力很大,尤其蒙古人同這大和尚關係也密,要是惱了這大和尚,萬一和蒙古人聯手犯邊,那大清可就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鼇拜讓禮部侍郎泰壁圖給大和尚回信,信中語氣儘量溫和,免得大和尚產生他念。
工部尚書濟世卻認為大和尚既為吳三桂請和,不管這事是真是假,朝廷都可以利用此事做文章,散布吳三桂求和一事,從而打擊叛軍陣營,影響他們的士氣。
鼇拜當即準奏,讓濟世安排此事。
吏部尚書阿思哈建議讓被軟禁的吳應熊給其父寫信勸降,另外可以讓吳應熊出席幾次朝會,做出朝廷也有意同吳三桂和談假象,以此迷惑吳三桂。
若能就此影響吳軍北伐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