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不是秋花放水的結果,反而是有宮人看在儷珠的麵子上給秋花放水了。
不然秋花還拿不到亞魁。
第三名則是乾清宮的一個宮女。
夏果則將早就準備好的獎品端到儷珠麵前,分彆是一枚玉佩、一枚金絲香囊和一枚銀簪子。
儷珠讓人一一分發放給比賽中奪得了前三的宮女。
隨後例行訓話道“你們三人得了織女娘娘保佑,所以心靈手巧,精明強乾,以後要更加勤勉的侍奉主子,聽明白了嗎?”
三人跪地叩首“奴婢叩謝貴妃娘娘教誨!必然一心一意侍奉主子,以求永得織女娘娘保佑。”
鬥巧比賽結束之後,儷珠沒有多留,而是邀請僖嬪、定貴人和那拉貴人一同回到了景陽宮。
正殿之外的小庭院之中,早就已經擺好了三桌酒席。
再加上恪常在、陳長在、劉常在、福答應、祿答應、壽答應、吳答應、姬答應和盧答應幾人,倒也十分熱鬨。
吳答應在前兩天也正式投靠了儷珠。
本來她先前受到了王佳貴人的折磨,腿上受了傷,不應該這麼早下地的。
但她為了給儷珠表忠心,硬是讓宮女攙扶著她過來了。
其中儷珠和僖嬪坐一桌,定貴人、那拉貴人和三個常在坐一桌,剩下的六個答應坐一桌。
僖嬪舉起描金青瓷酒杯“你這裡的酒菜倒是精致,比我宮裡強多了。”
儷珠奇道“你是一宮主位,如今也有宮權,難道禦膳房還敢怠慢你?”
僖嬪言語之中頗有深意“不敢怠慢和無比用心是兩回事。”
儷珠當即邀請道“那以後你多到我這裡來用膳不就行了?”
僖嬪略顯躊躇“隻要你彆嫌煩,我自然願意常來。”
儷珠喜笑顏開“我怎麼會嫌煩呢?我隻怕你不願意來。”
“情義投,相見恨晚,言不對,貌合神離。”
僖嬪仰頭灌下一杯梨花蜜酒,惆悵道“從前我不愛出宮,不是因為我隻想整日窩在長春宮那四四方方的屋子裡!我隻是不想與那些口蜜腹劍,佛口蛇心的人多說話而已。”
儷珠歎道“曲高和寡,子期難覓,知音何處尋?”
“太子雖然年少,可是你千萬不能心生輕視,因為他是東宮之主,大清儲君,未來的天下之主,看著不過總角之年,實際上已經有無數人圍在了他的身邊,這些人都想要獲得從龍之功!你很難想象他們的瘋狂。”
僖嬪話鋒一轉,沉聲道“而且更重要的是,太子是中宮嫡出!咱們滿洲皇室雖然不注重嫡庶,可是漢人還是很在意這個的,將之視為正統,皇上當初在他剛滿一歲之時就封他為太子,不能說沒有元後的緣故,可更重要的是為了穩固江山。”
儷珠正襟危坐,認真地聽著。
僖嬪突然反問道“你知道為什麼冊立了太子之後,江山就穩固了?”
儷珠有些猜測,但她想聽聽彆人的觀點“是何緣故?”
“因為當時正是與三藩叛逆焦灼的時候!皇上冊立嫡子為太子,一是代表著大清江山後繼有人,二是在向天下漢人表明,大清是注重漢家禮儀的,是尊崇漢家禮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