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如同埃爾森教授所說的那樣,那麼現在的電車續航可以超過2000公裡,甚至電量損耗都不需要打什麼折扣,甚至充電時長還不會比原來多多少。
這樣的電池要是造出來,隨便開一個新能源汽車的公司,說得難聽一點,現在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全部瞬間破產!
居然還有小看鋰電池領域的研究,這對於埃裡森教授來說,簡直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謝謝埃裡森教授為我們華夏正名!”感謝道。
“哈哈哈,張先生客氣了,我們都是純粹的研究者,隻有這樣的研究才能獲得我們的尊重,我對於您其中的電子效應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到華夏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希望還可以帶上我的學生們。”
“當然可以!”
“那麼我們到時候華夏見!”
“哈哈哈,快!快去找上麵申請經費!”江南理工大學的校長也正在看著這一場直播,“準備造一棟國際交流學院,以後我們學校就要走向世界了!”
已經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級彆的學者說要倆訪問他們江南理工大學了,這對於學校來說是什麼概念?就算是華夏最優秀的大學都沒有這個待遇!
雖然說最近研究成果頻出,而且江南理工大學的排名已經非常靠前了,但是他們還缺少了一個世界級名校的重要指標,那就是國際影響力。
因為沒有什麼重磅的學者來他們這邊做交流,這就代表著他們江南理工大學還沒有走上國際化,這是限製他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這一場交流會之後,恐怕這一點就要被徹底改變,很快,江南理工大學就要變得門庭若市了,全世界的學者們都會紛至遝來,而且特麼還不是來交流的,是來學習的!
諾獎得主來學習,這是多麼大的噱頭啊?
開玩笑,全世界最頂尖的研究成果就在他們江南理工大學,就是張朦朧搞出來的,他們難道還要舍本逐末,去其他學校交流學習?
“醫學領域,第一名得主,華夏代表團,關於rna治愈癌症的研究!”
“治愈?他說是治愈,不是治療?”
“我的天?華夏已經攻陷一部分的癌症了?”
“太不可思議了,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生物領域,第一名得主,華夏代表團,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
“什麼?植物適應化?所有的植物可以輕鬆適應沙漠的環境?”
“這要是弄出來,世界上以後就沒有土地荒漠化的問題了,沙漠也可以全部變成綠洲了!”
“核動力領域,第一名得主,華夏代表團,可控核聚變在發動機領域的研究!”
“他們已經實現了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發動機?這不是應該至少還需要20年才能出現的東西嗎?”
沒公布一個課題,世界科學領域就要發生一次巨大的地震,然後江南理工大學就又會收獲一批學者粉絲,在江南理工大學的外聯部,電話已經快要被打爆了。
“啊?您說一下您的身份?諾貝爾獎獲得者?哦,好的,我們給您安排最近的訪問行程,一周之後可以吧,啊?您要自費啊,這怎麼好意思呢?”
“哈佛的教授?不好意思,諾貝爾獎同等級彆以下的獲得者,我們可能要在兩個月之後才能安排了,請您諒解。”
“啊?不願意等?剛剛有個南丁格爾獎的獲得者還說願意等半年呢,你一個劍橋的教授拽什麼拽?”
12個領域,華夏拿了9個領域的第一名,那沒有拿獎的三個領域並不是他們落選了,而是這三個領域剛好沒有華夏的文章。
12個課題,包攬了九個領域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華夏的代表們手裡的獎杯和獎牌都快要捧不過來了。
“壯哉我華夏科研天團!”
“尼瑪,人家是來參加學術會議的,你們倒好,是來進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