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長孫皇後越是拉扯,李承乾便越覺得愧疚,最後眼淚竟不爭氣的流出來,眼前長孫皇後的影子與記憶中母親的影子漸漸重合,慢慢變成一個。
“母後,以前是兒臣不懂事,讓母後傷心了從今天起,兒臣一定痛改前非,再也不讓母後操心。”在長孫皇後的攙扶下,李承乾順勢站了起來,信誓旦旦的保證著,隻差沒有對燈發誓。
畢竟現在長孫皇後可是懷著孩子呢,他可不敢過份掙紮。
對於李承乾的反常表現,長孫皇後隻以為他是在外麵待了幾天受了委屈,也不想多問什麼,隻是順著他的話說道“好好好,母後相信,相信。”
李承乾宣泄了心中壓抑的感情,此時已經有所恢複,見老媽一直在打量自己,頓時有些訕訕,連忙上前扶住長孫皇後“母後,您快點坐下,孫神醫說您現在正是關鍵時期,不能操勞過甚呢。”
“傻小子,母後還沒有到需要有人扶的程度,你讓母後省心些比什麼都強。”長孫皇後伸出手在李承乾的頭上戳了一下,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母後,兒臣今後一定改,一定不會再惹您傷心,真的,兒臣可以發誓”有了對長孫皇後的認同之後,李承乾整個人渾身上下輕鬆了許多,拿出後世跟母親耍賴的架式。
“傻小子,誓能亂發麼”不過李承乾耍賴,長孫皇後卻當真了,伸手將李承乾舉起發誓的手打掉“若是你真的有心,以後做事就先想想,不要什麼事情都毛毛躁躁的。”
“是,兒臣知道了,可是母後,兒臣有些時候也是沒辦法,不得已而為之。”李承乾知道長孫皇後說的是良言,但他也有自己的考慮,為了心中的那份崛起的夢想,他並不想輕易的放棄。
“唉,母後是管不了你了,不過你記住,今後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先想好後路,不要做那些能夠傷到自己的事情,明白麼。”
“兒臣明白,母後放心”李承乾看著已經擺滿了桌子的精致菜肴,扶著長孫皇後坐到桌邊“母後,您看兒臣已經餓了兩天了,不如我們先用膳吧。”
不想長孫皇後卻瞪了他一眼“臭小子,再餓一會兒吧。母後在你來之前已經派人去通知你父皇了,一會兒你父皇也會過來,到時候好好跟你父皇道個歉,也好讓你父皇收回成命。”
“啊收回成命”李承乾一時間沒有理解長孫皇後的意思。
不過很快他就想通了老媽說的是什麼,立刻把頭一搖“母後,還是算了,這件事情和父皇生不生氣沒有關係。這是理念上的衝突,父皇下這個詔書並不是因為生氣,而是為了維持大唐的穩定。”
維持穩定長孫皇後看著天真的兒子,一時有些不知說什麼才好。
不知道內情的人或許看不出來,但是長孫皇後又怎麼能夠不知道,從頭到尾了解過整件事情之後,她已經十分清楚,這隻是老頭子給兒子挖的一個坑。
可即便是看出來了,她也不能把這件事情明著告訴兒子,否則以李承乾性子,天知道他還會折騰出什麼讓人意外的事情。
而李承乾看長孫皇後久久不語,便拖一張椅子過來,坐到她身邊陪著笑說道“母後,您還是不要操心這件事了,其實兒臣不作那太子也好,這樣正好不用去給那些朝臣當靶子,省了天天被他們彈劾。”
長孫皇後認真的看了看兒子,發出他說的似乎並不摻假,最後不由搖搖頭歎氣說道“唉,你這憊懶的性子什麼時候能改改。”
在這位強大的女人看來,兒子是否作太子並沒有什麼關係,甚至說她的三個兒子誰來當皇帝也沒有什麼關係,隻要她的孩子們不要受了委屈就好,至於說皇權隻要她還活著一天,旁的人誰敢打皇位的主意
所以見李承乾對太子之位真的不是那麼熱衷,長孫皇後便也不再強求。
而李承乾呢這貨也不是傻子,就像他剛剛說的,那太子之位就是個靶子,他早就已經在上麵被射的千瘡百孔,若是再讓他回去當太子,那是說什麼也不乾的。
再有就是太子之位眼下隻是空懸在那裡,並沒有人來與他爭,也就是說他雖然不是太子了,但還是皇位最優的繼承人。
這樣的情況下,他當不當太子完全沒有必要,遠不如當自己的太平王爺來的自在。
想到這裡,李承乾將所有事情都放到一邊,笑著對長孫皇後說道“母後,難得今日高興,不如將青雀他們都叫來如何正好我們一家也好好聚聚”
長孫皇後對李承乾的建議很是滿意,吩咐身邊的一個宮女道“那敢情好,晴兒,你去將青雀、麗質、雉奴全都叫來吧。”
左右李承乾已經不想再提太子的事情,長孫皇後也就沒了顧忌,不用擔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借機會全家聚聚也是一樁好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