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鬱雖不是她親生,但畢竟也是她看著長大的。
她做不到對兄弟倆一視同仁,但也不希望繼子婚事不順。
桓際見母親終於被他說動了,心情大好。
“娘隻管放心,哥的本事比我大多了,他一定會平安無事的。”
“我瞧著你那樣子怎的像是有些幸災樂禍那可是你親哥”
桓際攬著她的肩“兒子不是那個意思娘,半年多沒見麵,家中一切可還好”
喬氏的性格與桓際有諸多相似之處,聽他問起家裡的事情,便把之前的話題給放下了。
她拍了拍兒子的手“家裡還和從前一樣,隻是你們兄弟二人不在,娘身邊冷清了許多,越發及不上大房那邊熱鬨。
你祖母隔三差五就找娘的麻煩,總拿咱們這一房人丁稀少說事兒。
還說你們兄弟不如大房那幾個孝順聽話,否則她早就又添幾個重孫了。”
桓際嘟了嘟嘴“若非祖母又想插手我和哥的親事,祖父也不會安排我們進京。
如今我們的親事已經定下,她肯定又睡不安穩了。”
喬氏看著兒子的側臉,歡喜中夾雜著一絲酸楚。
若非婆婆當年與老郡公鬥法,自作主張去喬家下了聘,她這輩子絕不可能與郡公府的世子爺扯上半點關係。
喬家雖隻是平民,生活卻也富足。以父母對她的疼愛,定會為她尋一位門當戶對的夫婿。
或許她會比現在過得更好,可她真的願意麼
喬氏輕輕搖了搖頭。
愛過雄鷹,眼中還怎會看得見山雞
縱使郡公爺的心不在她身上,隻要能夠一直陪伴他左右,她便知足了。
桓際又道“娘,方才父親已經讓人去皇宮遞折子了。以陛下對桓家的重視,明日一準兒會召見。
您從前並沒有去過皇宮,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千萬彆跟我頭一回麵聖時那樣,緊張得腿都軟了。”
喬氏本就心虛緊張,還是在桓岩的勸說下才稍微放鬆了些。
現下聽兒子這麼一說,她覺得自己又不行了。
她死死抓著桓際的手“際兒,你應該見過皇後娘娘和貴妃娘娘吧
你大伯母說宮裡規矩大得很,一個不小心就會受罰的。”
桓際的手都被她抓疼了。
“娘不要擔心,皇後娘娘和貴妃娘娘都是很好的人,並不是您想象中那樣高高在上。
大伯母的父親早年間雖也做過京官,卻也隻是官至從四品,連宮宴都未必有資格參加。
她的母親恐怕連宮門往哪邊開都不知道,更彆說覲見皇後和貴妃了。
父母都隻是如此,身為女兒的大伯母就更不用提了。
她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京中長大的貴女,其實真正的京中貴女她認識哪一個
難不成大伯母以為她不比皇後娘娘和貴妃娘娘大幾歲,便夠格做她們二位的閨中密友麼”
喬氏的手漸漸鬆開了。
其實這些話郡公爺也與她說過,隻是她自己一直放不開罷了。
說白了她就是有些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大嫂有見識,更不及駱氏那般有氣度。,,,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