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兩個兒媳和女兒在一起,誰都隻會以為她們是同輩人。
聽聞二兒子一家已經進府,她搭著大夫人姚氏的手走出了內室。
姚氏年紀與喬氏相仿,容貌卻比喬氏略次了一等,同許氏更是無法相提並論。
剛嫁進郡公府時,許氏不了解姚家的底細,看在姚老大人的麵上待她極好。
後來姚家的事情敗露,許氏對她就有些淡了。
若非姚氏刻意逢迎,與大老爺桓崧夫妻關係也算不錯,加之又為桓家誕下長孫,哪裡還有資格去擠兌喬氏。
婆媳二人走進榮熙堂,喬氏把許氏扶到主位落座,又親自給她端了茶。
許氏臉上的笑容淡淡的,吩咐一旁的大丫鬟菊清:“讓人去瞧瞧,郡公到哪兒了?”
“是,老夫人。”菊清帶著其他的下人退出了榮熙堂。
許氏這才看向姚氏:“珍娘,今日怎的沒見崧兒,還有陳哥兒小夫妻、陌哥兒、階哥兒、瓊姐兒幾個呢?”
姚氏忙道:“老爺昨晚醉得不輕,歇在芳姨娘屋裡了,現下恐怕還沒醒呢。
孩子們兒媳已經讓人去叫了,很快就能過來了。”
許氏冷聲道:“不是母親愛說你,長房的規矩也該立起來了。
老郡公雖然很少府裡,他想知道的事情自然有人會稟報。
有些東西母親可以替你們去爭取,但你們自己也得爭氣!”
姚氏老老實實應道:“兒媳謹遵母親教誨,今後一定好好管教孩子們。”
見她如此乖順,許氏的態度有所緩和:“陌哥兒幾個還小,又是庶出的,寬鬆些倒也罷了。
唯有陳哥兒,他可是老郡公的嫡長孫,一定不能輸給二房的鬱哥兒和際哥兒。”
姚氏暗暗握了握拳。
老太婆說得輕巧,什麼叫做“一定不能”?
若論刻苦用功,陳哥兒半點都不輸給二房那哥兒倆。
然而比起身份,他們根本已經不一樣了好麼?!
陳哥兒是老郡公的嫡長孫不假,可桓鬱才是郡公的嫡長子。
即便她有那個本事聯合喬氏把桓鬱擠走,不還有一個桓際麼?
老郡公對那小子的重視及不上桓鬱,但疼愛卻是半分不減。
否則郡公夫婦前往京城下聘,他老人家為何要刻意交待,兩份聘禮定要不偏不倚價值相等?
原本大房就已經及不上二房許多了,如今人家又得了那樣尊貴的兩個兒媳,陳哥兒再努力又有個屁用?!
她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家的兒媳小許氏。
如果不是老太婆硬逼著陳哥兒迎娶她的內侄孫女為妻,她也一樣有機會給兒子娶一名京中貴女為妻。
真不知許家是怎麼教女兒的,老的小的全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個比一個能作!
心裡瘋狂吐槽,行動上卻不敢有絲毫不敬。
她十分恭敬地應道:“母親放心,上一回父親回府還誇讚夫君有長進,還特意賞了好些東西。”
話音剛落,榮熙堂外就傳來了一陣說笑聲。
姚氏笑道:“陳哥兒他們到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