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著嚴格限製
其中一條,便是家庭教育的者,必須擁有教授及以上的學曆
換而言之
那個現在光著身子的男人,居然是教授甚至大學士
這下子不止靈平安驚訝了。
其他人都紛紛議論起來。
一個最少是教授的學者就坐在地上
要知道,聯邦帝國的學曆體係,含金量十足。
越往上就越金貴
大學畢業是學士,繼續深造八年,經過答辯和考核,才能拿到博士文憑。
博士後,進入大學校園或者研究機構,從事教育與研究工作,成績突出者,才能拿到教授的證明。
教授繼續研究,繼續教學。
經過極為複雜的程序,並通過一項非常困難的考核,才能成為大學士
大學士是學術領域金字塔的頂端。
亦是備受尊重的領袖。
從前朝開始,內閣大臣們就是大學士
太祖建國,改革了教育係統,將大學士回歸其本來的地位學術與科學領域的帶頭人。
像大同派、共和派,就是大學士俱樂部。
也隻有大學士,才能參與最終的政策製定。
這就是製度設計上的過濾設計。
以防止正治娛樂化的設計。
這個設計,在確保了國家政策,始終出自精英之手的同時。
也讓頂尖的人才的地位,變得極為崇高
教授,雖然不如大學士,但也是大學士候補啊。
隻要願意從正,隨隨便便都可以在大同派或者共和派那邊獲得一個位置。
至少可以出任地方市一級的政策委員會委員吧
這樣的人物,怎麼會淪落到這裡
難道說
靈平安也忍不住的在腦子腦補起一個上層傾軋的戲碼。
可是
自古刑不上大夫
知識分子們,最重體麵
再怎麼傾軋,也不可能將一個至少是教授的高級知識分子,傾軋到街頭來
所以
要麼她說謊
要麼
這個男人,是在
“體驗生活”
靈平安腦海中,浮現出這個詞彙。
帝國的高級知識分子,也不全部是從正的。
喜歡科研的,除非被逼急了,不會出來碰正治。
同樣的道理,還有藝術、人文、曆史領域的知識分子。
譬如,那位寫了新儒家倫理與資本主義這部共和派理論的集大成之作,近代共和派最有名的大學士陳安寧,在從正之前是一個研究物理的科學家。
傳說,他是被當年大同派的做派給惡心出來的。
一出山,就祭出了自由君子主義的大旗,將共和派力量整合,然後一舉擊敗了大同派
所以
很多大學士,其實在沒從正之前,都喜歡混跡市井,做他們喜歡的事情。
科研、考古
甚至還有一位大學士,傳說就是某部漫畫的作者。
很多人都言之鑿鑿的聲稱,每當那位大學士決定退休,那部漫畫就會開始連載。
等他出山時,那部漫畫就會宣布停刊。
想叫人不懷疑都不行
想著這些靈平安就在心裡想道“他是一位喜歡研究傳統文化,並沉迷於九歌的教授”
若是這樣的話,就不奇怪了。
九歌是古典文學的巨著
屈子的不朽之作
高級知識分子喜歡研究它不奇怪。
奇怪的是,研究到了扶乩上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