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德忠,這大晚上的你怎麼過來了”周德陽正好是斜對著院門坐著,正在跟他老漢周永山商量今年收小麥的事兒,就看見周德忠大步向自家走來,有些驚訝,又怕是他們在山裡遇見了什麼事兒,急忙問道,“你不是帶著正順他們進山打獵了嗎是出了什麼事兒嗎”
周德陽作為村長,也是十分的儘職儘責了,每次村民們請假進山打獵的時候,總是要對其千叮嚀萬囑咐,更彆說這次去的是自家堂弟一家了。
“你放心,我把他們都平安的帶出來了,不過我這次過來,也確實是跟你說說這次打獵的事兒。”周德忠在下山的過程中,就忽略掉了此次進山周正平跌下山穀這個意外,現在隻剩下了滿滿的興奮。
周德陽在仔細觀察了周德忠的神色後,又聽見他的語氣中沒有任何的驚慌失措,這才放下心來調侃道“哦,看你這神情,是好事兒啊。”
周永山坐在院子正北方的躺椅上,這時也把注意力放了過來“德忠,你這次是又獵到什麼稀奇物嗎”
周德忠想到自家這次破天荒的打到了野豬,又能換不少工分,也不再賣關子“我們這次進山遇見了一頭差不多200斤的野豬,而且還把它殺了,帶回來了。”
周德陽刷的一下站起來身來“山裡的野豬今年怎麼這麼早就跑出來了,你確定你們隻遇到了一頭這才剛5月份,正是收麥子的季節,再加上玉米和水稻可才剛種上,要是野豬成群結隊的下山,今年的糧食又要減產。”
周德陽在聽見周德忠的回答後,第一反應不是村民們有野豬肉吃了,而是十分擔心地裡的糧食。
因為靠近大山,這幾十年來,每逢秋收時節,在村民們即將收取土豆、玉米和水稻等糧食的時候,總有成群的野豬下山搶糧,糟踐莊稼,早些年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損失一半的莊稼。
村民們之前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地裡紮草人,敲鑼打鼓,給田地四周紮上圍欄,甚至在田地周邊設陷阱下套,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
一是山裡野豬太聰明了,下山的時候基本不會單獨行動,都是成群結隊的來,如果被人發現,他們就迅速離開,去其他地方繼續偷吃莊稼,跟人們打遊擊戰。
二是山裡的野豬皮糙肉厚,又有獠牙鋒利,且行動迅速,一般人根本無法近身。
後來還是周永山在當村長的時候,把上村和下村的人一起組織起來,在雲霞山靠近大堰村這邊的山底,移植了好幾排柏樹。
然後又用蕁麻、竹子、棕毛和棕葉等編了很多麻繩,把柏樹兩兩之間用麻繩串了起來,利用柏樹把雲霞山通向大堰村的各個地方都圍上了繩索,還在最外層做了木柵欄。
這些繩索和柵欄,兩位村長每年都會組織人去檢查和維護,這麼多年來,人們進山都隻能通過山底那預留出來的進山口,也隻有那一條路。
就這樣都還不能完全擋住,所以每年秋收之前,村裡都會組織人進山打獵,把雲霞山外圍的獵物趕走或者殺掉。
“真的隻有一頭野豬,而且聽正順說,這頭野豬像瘋了一樣,一直追著正平跑,都不管身後的人,這才讓正順和正祥從背後把它殺掉。後來我又在那附近檢查過,確定沒有發現第二頭野豬,而且周圍也不像有野豬出沒過。”周德忠也明白周德陽在擔心什麼,但他對於自己的判斷十分自信。
周德陽也想相信周德忠的判斷,但他作為村長,得為整個上村負責,沒有輕易下結論。
“德陽,這還不到野豬大規模下山的時候,這就是一頭野豬過來給咱們加餐的,不用提前組織進山打獵。”周永山作為周德陽的父親,十分了解自己兒子,肯定的對他說。
趙德陽對於自己那已年過七十,卻從來沒有犯過糊塗,又有些稀奇古怪的本事的父親,永遠是仰望的“老漢,這野豬出現的原因就不管了嗎我還是覺得有些反常。”
“不用管,直接組織分肉就行。”周永山搖著躺椅,眯著眼,十分肯定的說。
“好嘛,那我曉得了。大柱,你去把你昌業叔和運邦叔叫過來,先彆告訴他們是什麼事兒。”周德陽也沒再糾結,直接吩咐他兒子周正柱村裡的會計和副隊長叫過來。
這兩人很快就到了,他們對於周德忠獵到野豬這事兒也很高興,這意味著每家每戶都能吃上肉,自家當然也不例外。
而且不同於周德陽的剛開始的擔憂,二人剛過來,就聽周德陽解釋了整件事情,他們對於老村長的判斷沒有絲毫的懷疑。
周德陽家其他的人都已經帶著吃肉的渴望,回到各自屋裡,周永山老村長也以自己年紀大了熬不住為理由,回屋睡覺了,院子裡隻剩下商量正事的四人。
“德忠,你這頭野豬打算怎麼換”先開口的是平時給村民計算工分的王昌業。
周德忠沒有貿然開口,把眼光投向了陳運邦和周德陽,擺出了一副你們先說,我再看看的樣子。
周德陽為了避嫌,沒有出聲。
陳運邦接過話茬“德忠,咱也都不是外人,你先跟我說說,殺這頭野豬哪些人出了力德興家那兩兒子出力了嗎”
“這頭野豬就算我們家的,正富和正貴不占工。”周德忠提前就和兩個侄子說清楚了,所以很乾脆的回答。
陳運邦根據之前村裡分野豬的經驗,問道“行,那你這頭野豬,我們就依舊給它按市場價的一半折算,你能接受嗎”
陳運邦作為村裡的副隊長,雖然性格不同於周德陽,處事比較圓滑,但也算公正。
“在村裡這麼多年,我還能不相信你麼市場上的豬肉的價錢你也都了解,你直接說能給多少工分”周德忠也沒有獅子大開口,而是讓陳運邦繼續開價。
陳運邦這時給到王昌業眼神,示意讓專業的來。
“現在市場的豬肉,算上肉票,大概5毛一斤,你這豬說是有200斤的話,那就給你算100塊,按照村裡的規矩折算後,就是50塊。按照我們村以往的工值,能給你500個工分,也就是給你多記50個工。”王昌業給周德忠計算了一下,得出結論。
“行,沒問題,不過這50個工有些太顯眼了,就算給鄉親們分了肉吃,估計也會有酸話,你們就把這些工分開算到我和我三個兒子頭上。”周德忠也是怕引發村裡的矛盾,又多提了一嘴。
“沒得問題,那就這樣,明天上午就在打穀場壩壩上分野豬肉了,就按人頭分,小孩算半個。”周德陽拍板決定。
第二天一大早,打穀場壩壩上就響起敲鑼打鼓的聲音。
“分豬肉了,每家派個代表,快點來打穀場集合。”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