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二月開春,冰雪消融。
青城山的路終於徹底通行了。
一列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山頂緩緩而下,排場極為體麵。
那華蓋馬車,足足有平時馬車的兩倍之大,車頂華蓋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隊伍前有威武的士兵開路,上山下山的百姓們,都被驅散到了兩旁等著,有人忍不住抱怨起來。
“這是什麼貴人這麼大陣仗”
“一看這車馬就知道不是尋常人家,當心亂說話,人家拔了你的舌頭”
兩位大嬸在一旁嘀咕著,她們旁邊站了個四五十歲的漢子,腿腳有些跛,他挑著兩個空桶,一臉不耐地等在邊上。
一個大嬸問道“孫老二,你又上山挑水啊”
街坊鄰居都知道,孫老二在城中開了個茶攤,每日都來這青城山挑水回去煮茶。
孫老二擦了把汗,道“是啊,我今日特意早些上來挑水,就是想早些回去沒想到耽誤在這兒了,真是愁人啊”
另外一位大嬸揶揄道“你那茶攤兒,反正沒什麼生意,早一點晚一點開,有什麼關係”
孫老二撇撇嘴“誰說我今日急著開攤兒等我挑了水回去,要去征兵處報名”
兩位大嬸瞪大了眼“征兵處你不是退伍了嗎”
孫老二拍拍胸脯“我寶刀未老哈哈哈哈”
前幾日,征兵令一出,孫老二便關注了這事。
先帝北伐之時,也是大文氣勢最好的時候,這些年來,皇帝的治理趨向於平穩,如今國力雖然恢複了些,但大文的百姓們,總有種畏畏縮縮,擔心彆國來犯的感覺。
換而言之,就是沒有民族自信。
但凡是熱血男兒,誰不希望建功立業尤其在看到北軍得勝歸來,風光入城之後,更是激起了無數人心中的期盼揮師北上,將那些騷擾邊境的剌古騎兵,徹底打趴下
孫老二目光灼灼,好似兩道火焰,連兩位大嬸都收了笑意,忍不住肅然起敬。
華蓋馬車緩緩路過他們身邊。
馬車內,手爐溫熱,落在周貴妃手中,她軟軟倚著皇帝“皇上等回宮了,您還會來看臣妾嗎”
她聲音嬌滴滴的,柔媚無骨。
皇帝伸手摟住她的腰“朕怎麼舍得不去看你”
周貴妃嬌笑起來。
馬車沿著青城山而下,穩穩地行到了回城的主乾道上。
不過一個多時辰,便到了城門附近。
皇帝正閉目養神,忽然聽得孟公公一聲驚呼。
皇帝不悅地睜開眼“何事”
孟公公坐在馬車前,他大驚失色地看著那城樓上,渾身忍不住發顫,說不出話來。
皇帝久久沒有聽到孟公公的回答,有些奇怪,便抬手,一把掀起了車簾一顆血淋淋的人頭,被掛在城門之上,雙目圓睜,發髻淩亂,死相可怖至極。
皇帝倒抽了一口涼氣那是戶部尚書,胡大人
片刻後,皇帝麵色鐵青,怒吼一聲“立即回宮”
禦書房。
小楠子和一眾宮人,都被趕到了門外。
門內,隻留下來了皇帝和楊昭,唯獨孟公公在一旁伺候著。
“啪”地一聲,皇帝將折子重重摔在桌上。
“朕不在的時候,你就是這樣替朕治國的”皇帝怒氣衝衝瞪著楊昭。
楊昭恭恭敬敬地跪在他麵前,麵不改色,聲音十分沉穩“兒臣不知哪裡做得不對,還請父皇明示。”
皇帝差點兒氣笑了。
“朕不過出去不到十日,你便將戶部主事的換了還將戶部追回的錢按撥給了北疆,又開啟了征兵你真是好大膽子樁樁件件都是先斬後奏你當朕死了嗎”
楊昭麵色平靜,他拱手道“父皇容稟,那戶部尚書被劫走一事,兒臣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派了許多人去找都沒找到,反而是那大盜送了胡大人的罪己詔來。”
皇帝頓時微噎,正要開口訓斥,楊昭又道“前段時間,兒臣聽父皇對武平侯說,如今北疆之困,在於國庫空虛,若是國庫緩過來便立即支援前線所以兒臣拿到錢的第一時間,便撥去給武平侯了,有什麼不對嗎”
楊昭抬眸看向皇帝,臉上有些疑惑。
皇帝氣得發抖。
那明明是他對武平侯的搪塞之詞楊昭到底是裝傻還是真傻
皇帝感覺自己一口氣堵在胸口,上不來也下不去,難受極了。
“罷了罷了”皇帝大手一揮,道“那這征兵呢”他眸色漸深“這麼多年來,朕都推行仁政,讓百姓休養生息,減輕徭役和兵政,你倒好,一上來便跟朕唱反調”
皇帝氣得臉色發白,他怒不可遏地指著楊昭的鼻子,破口大罵“你到底安的什麼心朕這麼多年的經營,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民望,全被你葬送了”
皇帝一直非常在意彆人的評價,也一直以“仁政”來粉飾自己謹慎,如今楊昭開始征兵,他便擔心民怨沸騰,會影響他的口碑。
楊昭不慌不忙地從懷中掏出一疊紙張,雙手奉上,遞給皇帝“父皇請過目。”
皇帝微頓一下,惱道“這是什麼”
楊昭道“兒臣知道,父皇仁心仁德,不忍百姓受苦,於是兒臣並沒有強製征兵,隻不過是提高了從軍待遇,重點鼓勵壯丁參軍,目前從百姓們的態度來看,並沒有太過反感這些紙張,都是民間針對此次征兵,寫的話本子、詩詞等,父皇可以看看”
皇帝麵色微怔。
楊昭看了一眼旁邊的孟公公,孟公公下意識走上前來,接過這一疊紙張。
孟公公瞧了一眼皇帝神色,皇帝眸色微眯,吐出一個字“念”
孟公公嚇了一跳,急忙照著話本子的內容念了起來。
楊昭一邊解釋道“這第一張,是歌頌父皇雄才大略,蟄伏多年,終於要揚我大文國威了,乃百年難得一見的明君。”
皇帝眼皮抽了抽。
孟公公念完第二張上的詩詞,楊昭解釋道“這首詩目前被許多學子傳閱,說的是父皇任人唯賢,對貪官汙吏絕不姑息,乃是值得效忠的明主。”
“這第三張,則是說父皇未雨綢繆、目光長遠”
皇帝的怒氣漸漸消散,他扯了扯嘴角“這都是真的”
楊昭點頭“這都是兒臣去民間收集的,父皇若是不信,儘可以去查問。”
雖然確實是在民間流行的,但源頭確實楊昭和白亦宸放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