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遠在宇宙深處的小行星帶,一顆直徑兩公裡的小行星,正在高速朝著一個方向前進。沒有對照物,再快的速度,也感覺是宇宙間的落葉,漫無目的的漂浮。
玉米小行星尾部帶著藍色的幽光,正是密密麻麻的機械柱,正朝著宇宙間噴射等離子體。
兩顆小行星剛開始相對速度就不小,隻是在不同的軌道上運行,沒有交集,如今玉米小行星軌道改變,加上機械柱加速,相對速度變得更加高。
這一切,就是為了有足夠的動能,去撞擊點火器,讓點火器的軌道發生改變。
“正在修正動能模型”
“正在修正動能模型”
按照原先計算的動能模型,如今的小行星速度已經足夠,但機械柱攜帶的量子計算機,依然在對兩者之間的動能模型進行修正,做到最大限度的完美。
“三分鐘後,玉米撞擊點火器,擎天柱脫離玉米。”
攜帶人工智能的機械柱發出指令,玉米小行星內所有的機械柱停止等離子體的噴射,頂部鑲嵌在玉米小行星內的機械爪,慢慢鬆開收起,控製機械柱方向的離子發動機開始反向加速,開始脫離小行星。
不到一分鐘,所有機械柱脫離玉米小行星完畢,隻有追蹤器還在上麵。
如果宇宙空間可以作為畫布,此時可以看到,玉米和點火器兩顆小行星的運動軌跡,正在不斷延伸,直到某一點出的交集。
點火器已經曆曆在望。
“碰撞一分鐘倒計時,605958”
倒計時開始,在玉米的視角裡,點火器越來越大。
轟
兩者的碰撞,如同兩塊告訴飛行的石頭,在太空中相撞。
陳默真注視著全息投影上的模型,這是根據半個小時前傳回來的數據,建立的兩個小行星碰撞模型。
按照計算,現在已經發生碰撞,也不知道在小行星帶中的情況如何,行星改造項目第一個方案,成敗就再次一舉,若相撞後,點火器的軌道數據和火星軌道數據偏離太多,那就意味著失敗,需要長時間去修正點火器的軌道。
“默哥,兩個小行星成功碰撞,數據傳回來了。”
半個小時,墨女突然開口。
在全息麵板上,出現傳回來的點火器數據,同時還有點火器的狀況。
兩個小行星碰撞,玉米小行星已經裂開,一塊巨大的小行星碎片偏離原來軌道彈走,無數的小碎石炸開,四處濺射。
很不幸,三根機械柱被濺射的隕石擊中,其中兩根機械爪失靈,一根處於半失靈狀態。不過陳默不在意,機械柱推進係統和機械係統是獨立運行的,隻要離子發動機不壞,就能返回地球維修。
一同出現的,還有火星軌道的運行數據。
軌道偏離2秒,在可修正範圍之內。
看到點火器和火星的軌道數據,陳默腦海裡就冒出這個答案。
“修正點火器軌道。”
與此同時,遠在太空之外,機械柱的人工智能,早已開始軌道的修正計劃。小隕石碎片散儘,所有機械柱飛到被撞擊過後的點火器上,開始嵌入。
點火器小行星的體積太大,機械柱的推力,根本不值一提,但在長時間的作用下,點火器小行星還是能發生微小的位移,這些小位移積累,足夠慢慢修正軌道。
隻要在小行星和火星碰撞的時間之前,軌道偏離在可修正範圍之內,便能完成修正。
數以千計的機械柱嵌入小行星內,開始點火加速,點火器的質量,比玉米小行星的大太多,機械柱的加速度,微不可察。
“859小時後可完成軌道修正,點火器將在1470小時31分,進入火星引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