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兩個月的暑假說起來長,過著過著就會突然發現怎麼日子溜得這麼快呢,張巧就是這樣的感覺,孩子放假前還想著小學前最後一個假期了要讓她過得高興,要多安排點活動才好,沒想到過起來這麼快,眨眼要到頭了,想到一直以來壓在心上的事,在開學前一周,她終於帶著玩瘋了的小欣怡坐上動車回老家去了。
小山村那個地方,張巧自己沒什麼感情,除了厭煩沒彆的想法,是再也不想回去的,不過畢竟是石磊安葬的地方,這離當初母女倆離開村子也已經一年多了,還一次都沒回去過呢,雖然走的時候托了人幫著照看墓地,但是她們一直沒回去,石家人也不知道會不會幫忙祭掃,想想彆的墳頭乾淨整齊經常有人祭拜,石磊的墓可能就一直孤零零的矗立在山裡,想想那場景也讓人莫名有點心酸。
小欣怡這一年多來倒不會經常問張巧關於爸爸的事情了,可能是長大了些已經懂事不是那麼相信關於星星爸爸的說辭了,當初家裡僅有的幾張石磊的照片,張巧也都保存好好的,裝在相框裡擺放在家裡顯眼的地方,就是為了讓孩子有種爸爸一直在身邊的感覺。
按說春節清明還有忌日這些日子都該帶著孩子回去祭掃才是,隻是一個是離得遠,另一個呢張巧一直不願意帶著孩子回到那充斥著不愉快記憶的地方,就一直待在巴市了,現在一年多過去,欣怡也快上小學了,看著活潑開朗了許多,總不回去也不合適,總不能讓孩子忘記了自己的父親吧,所以趁著放暑假有時間還是要帶著孩子回去看看給親爹上個墳才好。
要是可以的話張巧真想帶著孩子上完墳就走,可惜在大山裡,交通沒有那麼方便,母女倆一早的動車,然後轉汽車,等折騰到山腳小鎮上的時候也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好在鎮子發展多年頗為繁華,不然母女倆連晚上落腳吃飯都成問題。
這一路坐車坐的人渾身都僵硬了,既然不趕時間,張巧索性帶著女兒吃了飯在鎮子上一邊溜達,一邊給孩子講些自己往日在鎮上讀書時候的舊事,說起來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沒想到一見到舊日光景,那些記憶片段卻自己跳出來似的,仍是鮮活無比的樣子。
當媽的講得興致高昂,小欣怡聽故事也聽得很開心,還跟著一起去了爸爸媽媽小時候讀書的學校,可惜放假了大門緊鎖進不去,不然小家夥還真想進去看看呢,雖然沒看到教室有點遺憾,不過現在再看這個地方,欣怡也覺得仿佛沒有那麼陌生了,她走過的路經過的那些店,說不定爸爸媽媽當年也都走過,這讓她有種仿佛參與了父母舊日時光的新奇愉悅感。
在鎮上修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張巧就帶著女兒坐車進山去了,這一天也就隻有四趟車進出山裡,上下午各兩趟,要趕車就得自己提前注意時間,要是錯過了這大巴車又有急事的話就隻好包個麵包車走了,不過山路難行,即便要包車也不是那麼好找的,所以鎮上山上的村民們總是早早就等在路邊候車了。
進了村,母女倆顧不上跟偶遇的村民們多加寒暄就直奔石磊墓地而去,一年多沒回來了,山裡看著還是那個老樣子,隻是小欣怡長了個子增了膽量,在山裡走路也不像以前那麼害怕了,等看到墓地的時候,本來一路都好好的孩子卻突然哭出聲來,不僅是孩子就連張巧也覺得眼睛有點泛酸,這要不是出了事故,一家人最後也不至於落得個淒慘的下場。
張巧打量了眼墓地,發現頗為整齊乾淨,山裡草木豐盛,這要是沒有人照看拔個草什麼的,這會兒回來說不定連墓在哪兒都找不到了,當時母女倆走的匆忙,她那會兒已是打定主意以後都少回小山村的,石磊的墓卻不能扔下來不管不顧,石家人靠不住,她就找了村尾一戶姓陳的人家幫忙照看著。
這家人是村裡有名的窮困戶,雖然窮,卻是因為家裡老人接連生病的緣故,當家的夫妻倆都是孝順勤快的人,一家人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鮮少吵鬨。隻是往日並無什麼交情,張巧當時也是沒人可托才硬著頭皮上門找人家幫忙的,不想夫妻倆倒很是和善,並沒有推諉一口應了下來,連錢也不肯要,雙方拉扯了半天張巧手中的錢也沒有送出去。
她並不知道因著這事石老太還蠻不講理的跟人家大吵了一頓
,認為這夫妻倆心裡藏奸指定是得了張巧的好處了,不然怎麼會那麼好心給彆人家照看墳地,這一番顛倒黑白的話氣的陳家夫妻倆險要說不出話來,心下更是同情石磊小夫妻了,當日倆人純粹是好心,看著張巧一個年輕女人帶著孩子找上門來,大人孩子都麵色憔悴眼眶通紅的樣子,想著幫人一把,怎麼說都是一個村子的,幫忙照看下墳地也不算什麼事,也沒啥好忌諱的,這要是婆家人可靠,她一個新喪的小寡婦也不會硬著頭皮找上門來了。
沒想到這石老太婆偏心眼兒不講理的名聲果然不是瞎傳的,也不想想自家媳婦為啥還要托外人幫忙,一心儘想著錢不錢的,彆說自家沒得好處,就是得了好處也不是你老婆子給的,陳家夫妻倆礙著年齡輩分不好說難聽話,陳家老娘可沒這樣的顧慮,雖然身子不好要吃藥啥的,但是卻不耽誤她老人家罵架。
兒子兒媳幫忙照看石磊墳地的事情,陳老太當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也覺得這石家二小子小夫妻倆可憐,這會兒見石家老太婆居然敢找上門來顛倒黑白倒打一耙,老太太氣不打一處來,她早看這個惡婆子不順眼了,當下將石婆子好一通臭罵。
兩老太太直罵了大半晌,差不多把整個村子的人都招了來,最後石老太也沒吵贏,隻好撂了兩句狠話一路嘟嘟囔囔地回家去了,打那以後看到陳家夫妻倆除了哼哼兩句也不敢隨便撒潑了,哎,這陳家的死老太婆可真是死不講理惹不起啊。
張巧帶著孩子給石磊的墓地除草清掃一番又擺上祭品燒了紙錢,讓欣怡給爸爸磕了頭,兩人將離家之後的事情一一說了個遍,又等著孩子將幼兒園學的歌曲舞蹈都表演了遍,最後才下山去。
離村之前張巧先帶著孩子去了陳家探望道謝,一年多未見,陳家人幾乎要認不出張巧母女倆了,看著穿戴氣色都很好像是城裡人似的了,小丫頭穿著小襯衣牛仔褲跟人說話的時候落落大方的,一點不見以前小可憐的樣子了,婆媳倆不禁為張巧娘倆的好日子感到高興。
陳家現在也隻餘陳家婆媳並幾個小孩子在家裡,男人和大兒子也都下山打工掙錢去了,老太太一直吃藥也沒再犯病
,家裡的擔子也輕了許多,家裡的日子眼見著比以前好了許多。
雙方都是和氣人,張巧心裡感激這家人實誠相助,陳家人心裡也同情她一個女人帶孩子不容易,寒暄聊了半天,言笑晏晏的樣子讓不知情的人看來倒以為這是一家子呢,直聊到快午飯的時候了,張巧才帶著孩子留下禮物告辭,婆媳倆推脫禮物不得邀人留下吃飯也被拒絕了,隻好一再表示讓她在外麵放心,自家有空就會上山幫著照看著石磊的墳地,出不了事,張巧又再三道了謝這才離開了陳家。
這回了村,也不得不回趟石家,再一個,出村的路經過石家大門口想避也避不開,張巧帶著女兒拎著從鎮上買的禮品一邊往石家去,路上遇到相熟的村民也停住腳略微說幾句話,等終於到了石家的時候已經11點多了。
這頭石家人一大早就聽人說張巧帶著小草那丫頭片子回來了,說是奔山上去的,就知道這是去上墳了,對於居然沒有先回家見自個兒雖然有點不滿意,但是媳婦孫女去上墳,這當爺奶的也不能說啥,尋思著墳上完了指定是要回家來的,石老頭還特地囑咐了老婆子安排做頓好一點的飯菜,這孩子一年多沒回來了,要是飯菜不像樣還像話麼。
石老太滿心不情願摔摔打打地安排著老大媳婦做了飯,沒想到左等不見人右等不見人,這飯菜都做好了,人還沒回來,氣的她臉拉著老長正要說不等了自家吃飯,終於見著張巧帶著小草那丫頭片子回來了。
看著石老太麵色不愉,張巧心下暗翻白眼,忙遞上禮物招呼道“爸,媽,我們回來了,這是特地給你們帶的禮物,也不知道合不合心意呢,早上回了村先帶著孩子去給石磊掃了墓,回來的時候又遇著村裡人聊了幾句,就耽擱時間了。”
聽她這樣一說,石老太一邊接過東西,一邊嘟囔著“跟那些人有啥好聊的啊,事情乾完了也不知道早點家來,倒讓我們老的老小的小等著呢。”
張巧隻做聽不見,還是笑眯眯的樣子,石老頭撇了眼自家老婆子,吩咐開飯,“好了,這忙了一上午也累了吧,先吃飯吧,有事吃完飯再說。”
奔波了一上午張巧還真是餓了,坐上桌就隻管喂飽自己和女兒,對於妯娌們不時飄過來的打探目光隻做不知,兩人問了半天也隻得到零星幾個字,老大老三媳婦也歇了勁,悶頭吃菜去了,家裡難得做桌好吃的,自己可不能吃虧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