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不過不管怎麼說,對這個兒子,原主可沒什麼虧欠的地方,最後被這樣對待,自然是能夠理直氣壯大罵特罵白眼狼不孝順沒良心什麼的,她真正虧欠的人是那個到了最後時刻在身邊送溫暖送關懷沒有因她年老體衰荷包乾癟就棄若敝履的離婚女兒馬玲玲。
這姐弟倆一個姓馬一個姓葛,並不是因為什麼思想開明一個隨媽姓一個隨爹姓,原主馬春月的女兒之所以姓馬不過是因為人家養父是這個姓而已,至於同姓什麼的完全是個巧合,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巧合,落在不知情的人眼中卻仿佛是一家四口相親相愛的證明,這種誤會在某種程度上也給了原主一些心理安慰與錯覺,仿佛她不是個失職的母親似的。
可惜假的依舊是假的,對於葛天寶來說,馬春月可以說是無可挑剔儘職儘責的好母親,要說有什麼問題也就是把孩子看的過重甚至有點溺愛了,但對於馬玲玲來說,馬春月這個當媽的除了給了她生命以及喂養了幾個月以外也就沒有什麼值得說道的地方了。
原主馬春月和丈夫葛有為都是土生土長的倉市人,又是一塊在市紡織廠做工的同事,門當戶對知根知底走到一起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等到頭胎生下女兒的時候正是郭嘉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嚴格的時候,要說在農村還能頭胎女兒再生一胎,城市是沒有這樣的傾斜政策的,管你男孩女孩,隻有一胎機會。
對於不在乎孩子性彆的家庭來說,頂多是遺憾於自家孩子以後沒有兄弟姐妹陪伴成長路上會孤獨寂寞,可郭嘉政策如此,也沒其他辦法好想,既然隻有一個娃娃,那自然是傾全家之力用心教養,以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順遂一生。
可惜能無視孩子性彆而滿心疼愛的家庭是少之又少,鳳毛麟角,多的是為了生個帶把的男娃而一生再生,智計百出,不管這個男孩子以後會長成什麼個鬼德行,隻要出生的時候比女孩子多出個零件來,一大家子就跟天大的喜事一樣,喜笑顏開大肆慶賀,全家人的目光寵愛和資源也必將毫無疑問的全部傾注到這個孩子身上去
,便是大了之後長成一坨垃圾,也能因為性彆為男而更容易地獲得社會輿論的諒解和寬恕。
因性彆不同,很多時候,真的是同人不同命,哪怕是一母同胞的姐弟倆也是如此。
對原主夫妻倆來說,雖然對生下個女兒這件事略有點失望,但畢竟是自己的骨肉,倆人很快沉浸在初為父母的幸福喜悅中去了。
可孩子爹媽接受現實了,家裡還有個老太太不肯認命呢
葛有為的老娘中年喪夫含辛茹苦把兩女一兒給拉扯大,周邊認識的人不管哪個提到這位老太太都得豎個大拇指,不容易啊辛苦啊能乾的女人等等等等,幾乎都是些誇讚的話,一個寡婦拉扯大三個孩子光聽聽這情況就能想見其中的艱難和不易了,這樣偉大的女人和母親怎不讓人心生敬佩呢。
老太太當年生孩子的時候是沒有什麼計劃生育政策的,想生幾個生幾個隨便老百姓自己決定,她一連生了兩個女兒才得來了葛有為這麼個獨苗苗,自然是想著要開枝散葉多生幾個孫子的,誰成想等到兒子長大成人娶妻生子的時候,郭嘉早已經開始控製人口計劃生育了,兒媳婦要是一舉得男也就罷了,偏偏生下來的是個丫頭。
這往日頭胎是丫頭也沒什麼,接著生唄,總能生出兒子來的,可偏偏政策變了,不管男孩女孩都隻能生一個了,這隻能生一個,自家豈不是要絕後了,自己以後到了地底下有什麼麵目去見老葛家的列祖列宗,怎麼跟自家的死老頭子交待,他死的時候就因為沒看到孫輩不肯閉眼呢。
老太太琢磨了又琢磨,想出個招來,在大孫女快一歲能走能站的時候抱孩子出去遛彎,然後,等晚上回來的時候孩子就沒了。
葛家又是哭又是鬨又是去派出所報警,孩子奶奶哭的數度昏厥為了自個兒把孩子弄丟了捶胸頓足傷心不已,80年代那個時候國內還沒有後來那麼密布的監控探頭,雖然郭嘉一直在嚴厲打擊人口拐賣這方麵的犯罪行為,但是受限於客觀環境,孩子走失這種案子,多的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的,運氣好的話,幾年十幾年後又或者幾十年後,還能一家人再次團聚,運氣差的,可能
丟了也就丟了,一輩子也都找不到了,是生是死,全看各人造化。
久彆重逢能被傳為美談,也是因為稀少罷了,若是總能重逢也就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葛家很是鬨了幾場,後來時間長了也仿佛就認了命了,四年後,葛天寶出生了,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給這個沉鬱了很久的家庭重新帶來了歡聲笑語,一家人忙著照顧新生的男嬰,似乎已經忘了這個家裡曾經有過一個雙眼皮大眼睛笑起來像小太陽的可愛女孩子。
葛天寶在一家人的精心照顧下長大,受儘寵愛,乃是個十足十的心肝寶貝疙瘩蛋。
而那頭曾經名為葛倩倩的小姑娘則是去了一百多公裡以外的一戶無法生育的農家,改名為馬玲玲,在養父母的疼愛下長大了,幼時那些關於家人的記憶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模糊,早已被每日的鄉村生活所取代。
旁人都以為孩子是被人抱走了,可能早已經被拐賣到哪個交通不便的山坳坳裡,或是離家很遠的偏遠地方,所以警察那邊才會一直沒有好消息傳來。
可實際上呢
葛倩倩乃是被自己親奶奶親自抱給了彆人
什麼帶著孩子出門一個不注意沒看見被人抱走之類的不過是騙人的把戲而已,甚至於回家之後又是哭天搶地又是去派出所報案也不過是怕惹人懷疑事情敗露故意惺惺作態罷了。
老太太之所以繞了這麼一大圈就是為了要給後麵的孫子騰地方,不然孫女占著家裡獨生女的名額,便是後頭有了孫子想生也生不下來,為了給老葛家傳宗接代香火傳承也算是無所不用其極了,沒把孫女溺死反而給找了對良善的養父母大概算是她作為親奶奶對這個孩子的最後一點慈悲心了。
原主知道這個事嗎
最初是不知道的,她一直知道婆婆想要孫子,這也正常,周圍人都是這樣想的,就是她自己,看到女兒也未嘗沒有點遺憾,可也萬萬沒有想過孩子會被奶奶給弄丟送人。
不設防的馬春月就這樣弄丟了自己十月懷胎的女兒。
也許是母女之間真有什麼心電感應,也許是婆媳間天生的不對付亦或是老婆婆反常的心虛退讓反而引起了懷疑
,最終還是被原主看出了端倪知道了事情真相,可那時候距離孩子被送人已經大半年了,說不定早都忘了親生父母什麼樣子了,人家好不容易養熟的孩子哪裡肯輕易還回來。
始作俑者的老婆婆一哭二鬨三上吊死活不吐口說出孩子的送養地址,各種哭訴不容易不得已,兩個大姑姐自是偏幫著自家老娘不停幫著解釋說好話,就連娘家爹媽知道了,跟親家大吵一架之後,也仿佛被說服了似的,抹著淚讓自己女兒以後好好過日子先生個兒子是正經等孩子大了可以再去認回來當親戚走動以後日子好過了多幫扶一把就是。
幾乎所有人都站在了原主的對立麵,沒一個人跟她站在一條戰線上的,就連丈夫葛有為也是副左右為難愁眉苦臉的樣子,一看到老婆哭就想起丟了的女兒可憐看老娘哭又想起自己沒兒子斷了香火被人恥笑,左右搖擺沒個決斷。
原主鬨來鬨去吵到最後也還是沒把孩子給接回來,不僅沒接回來,半點有用的信息也沒打探出來,打那之後老婆婆對於這個事更加警惕了,生怕被媳婦知道了地址要去使壞,連跟親閨女都沒吐口說出孩子到底去哪兒了,一直瞞得死死的的,等到大孫子都要上大學了,自個兒快進棺材了才鬆了口,可能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到了最後倒是流露出些後悔心疼的意思來。
可傷害早已造成,這個時候再說這些除了能讓自己心裡舒坦點還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等馬春月終於鼓足勇氣前去找女兒的時候她已經輟學打工好幾年在跟鄰村的小夥子談婚論嫁了。
對於這對突然冒出來的親生父母,馬玲玲不可能還有什麼孺慕之情,沒有破口大罵心懷怨恨已經是人家養父母教育的好了,雖然養父母馬福貴都是農村人物質條件不能比,但也給了養女獨一無二的一份寵愛以及自己所能給予的最好的生活。
兩家人就這樣像是多了門親戚一樣的走動了起來,原主是對女兒滿心愧疚想要彌補,養父母則是念著自家女兒沒個親兄弟幫襯怕自己老兩口走了以後孩子有什麼委屈也無人幫著出頭,既然親爹媽找上門來了以後有事總能多看顧一分
。
女兒認回來了,原主自然高興,可多年的習慣使然,心裡還是更看重自己疼了多少年的兒子葛天寶,既是男孩又是在身邊長大的,跟隻養了幾個月的女兒在心中的地位自是不同。
兩個孩子也隻是麵子情,根本沒發展出什麼長輩們希望的姐弟情誼來,從小生長環境丁點不一樣脾氣性格更是不和,當著家長的麵還能湊合閒聊幾句,私下裡甚少聯係,等葛天寶也娶妻生子之後,雙方的關係也就更官方官樣了。
做弟弟的葛天寶這裡一路順風順水地長大,讀書上班娶媳婦生孩子,有爹媽的不停貼補幫襯,小日子過得滋潤舒坦。
而姐姐馬玲玲卻是勉強讀了兩年高中,畢業證都沒拿到就隨大流不肯讀了,跟著小姐妹開始進廠打工,後來到了年紀又早早結婚嫁人,和丈夫一起辛苦幾年好不容易把自家的生意做起來賺了點錢了,還沒等高興多久呢,丈夫出軌了。
被視為生不出兒子的黃臉婆的馬玲玲猝不及防被離婚,淨身出戶,成為了村子裡少有的離婚女人,一時間成為村裡一些長舌婦嚼舌頭傳閒話的對象。
可到了最後給予原主馬春月一些溫情陪伴的不是那個從小寵到大付出所有的寶貝兒子,反而是這個統共沒養過幾天的離婚失女生活困難虧欠良多的女兒。
原主到了最後那個悔啊,悔的太多了,後悔自己當年沒有看好女兒,沒有咬牙堅持到底把孩子要回來沒有早早去跟孩子相認讓她過得更好一點,後悔自己認回女兒之後重心還是放在兒子身上對女兒疏忽頗多,更後悔自己忘了老頭子臨死前講的話沒把房子攥在自己手裡反而被兒子幾句話一忽悠就給轉了出去,後悔自己對兒子掏心掏肺付出太多,悔來悔去,她不得不承認,兩個孩子中,最對不起的就是女兒,然而最後在自己床前悉心照顧的也是這個女兒。
這樣的結局大概也是對她行事不公的最大諷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